想起来国内学车的时候

在国内学车那会儿,还上着学,但已经要放寒假了,所以有点时间。可是在国内,冬天,学开大卡车,有多辛苦是你们这些外国学车的人无法想象的。
那时候我上的是东风驾校计时班,北方教练场是指定教练场。学费三千五。天天在教练场学车,先过交规和机常,再学钻杆,再过了去上综合路,过了综合路上考前。考前的八个小时,是连上八天,每天一小时。
那一小时是要分成六个小时练习的,每次十分钟。全车有八个人,按岁数排,教练记不住名字,就一律排成老大到老八。从老大到老八,挨个来,练完了就到后面斗里面坐着,等着下次被叫到。那年的冬天有多么冷啊。我穿了一个羽绒衣,秋裤,毛裤,外面还要再穿一件军大衣,戴着帽子缩在斗里面。
其实学小车好一点,可以坐后排座位。但是和大卡车学起来一个价钱,按照一样花钱挑大个的说法,当然要学卡车。还好我学的只是东风1041,不是大解放。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现在的嫂子个子特小在驾驶座上面要垫一个小垫子的,她学的也是大卡车。妈妈就说,你这么大个子还不如她么。
其实拿到本以后一次大卡车也没开过,但有个大卡车的本确实是特威风,在国外换驾照的时候想换小客的都不给换,人说了那不是同等待遇。在美国是不能换驾照的,只能重新考,但比起国内来,那叫一个容易。美国学车听说过什么叫走八字绕障碍么,听说过什么叫做踩摘轰踩挂么。
我在麻州考驾照的时候,只是进RMV打听的工夫,根本没准备过,就考过了笔试,拿到了Learning Permit,再在先生的训导下练了一个小时的倒车和三点倒车,再去考就已经通过了。哪里受得到国内风吹日晒的痛苦和教练考官的心理折磨。
基本上是每天早上五点多一点,公共汽车还没开始上班呢,我就打车到德胜门那里等着坐驾校的班车去教练场,到教练场快七点,七点开始练。中午吃一顿饭,下午再继续。每天大概回来的时候也要下午五点了。回到宿舍就该吃晚饭了。要是约到中午开始的车,回来天就黑得透透的了。
就两样,时间那个长,冬天那个冷,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日子过了将近两个月。除了钻杆补考了一次以外,别的都通过了。上考前的时候教练都不让我练了,说是这车八个人要是就一个过的,就是你。你的时间让老三老大多练练吧。即使这样,还是要天天画卡,不能迟到不能早退。
那时候教练场里面还有食堂,卖京东肉饼就觉得是特好吃的东西了,加小米粥,咸菜,就是一顿。我们老七还认识了食堂的伙计,那时候为了和我套近乎,还时不常的自告奋勇进里头给我炒个饼什么的。天天这样吃下来,不但没瘦还胖了。
每天在教练场弄一脑袋土回来,洗也不洗就想睡觉了。除了中间钻杆没过哭了一鼻子,每天什么心事都没有。
其实钻杆没过也没有什么,补考都不要钱,但还是觉得特委屈。弄一大卡车两上两下就完成一次完美的平移库,在美国最难考驾照的州也不会这么考吧。不过,教练都事先把怠速调得特低,我就是用尽全力闷着离合打轮还是不成,也怪不得考官。直到后来有一天后半夜,和张角哼哼牛他们在鼓楼前面,表演过一次完美的路边停车,一个比车身只长一尺的地方,左侧一把就把车停进去了,这大概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那次补考。后来路考的时候找了一个人给考官送了四条烟草,考试以后大家请教练吃饭的时候,教练听说了这件事,只说了三个字,没必要。
拿到驾照的时候,兴奋的拿给爸爸看,爸爸妈妈是任何事情都从不夸我的,那天居然说,总觉得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心,我们就想看你这次这么艰苦,能不能坚持下来。想不到你坚持下来了。不错。
这不错两个字,让我一直记到现在。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六, 11月 1st, 2003 at 1:44 am and is filed under 无法归类.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