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3月, 2014

我看星你

Mar 26th, 2014 Posted in 未分类 | 43 comments »

来自星星的你

在我人生几十年过往的光阴里,韩剧只看过不到十集《大长今》。今上曾说大长今好看,年代隔得太久远,我已经淡忘了,况且他的发言传达到我的层面,多半是些客气话和官样文章。然后就是王前市长说《来自星星的你》很好看,这种事怎么能让人相信呢?看大家在群里聊天,资深韩迷也没说过《星你》一个好字,大家只是纷纷打出炸鸡和啤酒,看着雪花漫天飞舞,比起么么哒的小脸和恭喜发财的钱袋,多几分清新。

想想看,人的世界观都是趋众妥协的,我等俗人,概莫能外。韩国某教授说,爱看韩剧的都是低学历,低收入人群,许许老师说,韩剧是女人的A片,那我可不能掉队,然后翻翻捡捡,看了两天,就看到大结局。幸亏都演完了,否则天天等着出新,多着急。

电视剧就是这样,一旦看起来,就想要看完吧。

如果说《星你》好,那实在要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二十,论艺术成就论思想高度论情操修养,这个戏可以说是太糟糕了,要什么没什么,逻辑上硬伤遍布,丝毫不顾科学常识,反正都是低收入低学历的人在看,根本不需要有科学论文的水准。情节都无法以荒诞来形容,只能说荒唐。

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但是,不流行的,更不一定是好的。《星你》流行,真的有它的道理。

记得《小时代》刚上演的时候,我也和snoopy去看了。同样是反映不真实的客观存在,通篇臆想,胡说八道,《星你》的梦呓水准,比《小时代》可是高多了。比起来,郭敬明就是一个三四线城乡结合部小青年,哄骗那些贫穷的十八岁无知少女。而《星你》可以哄骗的人群,从十八岁到八十二,从穷到富,横扫千军。

都敏俊那个小子真的长得挺好看的。那个八风不动的刘海造型,让我每次在贴面膜的时候,都在想是不是都敏俊的面膜也直接贴在刘海上。。。腹肌和身材不用说,那可以练出来,脸也可以整容出这个样子吗?以四百年日月精华浇灌的一副古老心灵,配上花样年华的孩子气的脸,自私到只想以超能力拯救自己的女人,这个风衣配球鞋造型,毙掉了美国大片里所有的外星人。美国人要好好学学,为什么外星人就一定要替你们抵挡灾难,拦截飞机呢?为什么一定要把脸上涂成惨绿,把身体搞得奇形怪状,旁逸斜出呢?这同样不科学。

《星你》就不较这个劲。

千颂伊这个美丽的白痴,让每个女人都可以生出智力上的优越感,看她那么二百五,都能找到满腹经纶的都教授,那是不是我也可以幻想一下,点点点。金智贤演的二百五如此传神,真让人不得不以为她本人就是这样的二千。对于美丽的长腿女人,再淡定的外星人也没有抵抗力,人的70%都是水,千颂伊的70%都是腿。同时伴随有千颂伊在戏里的145个造型,49个包包,100双鞋子,200件首饰,50只太阳眼镜,以及头发上绑的发带,发夹,每一条都价值连城。这同时也催生了淘宝的一个新兴产业,关键词就是“千颂伊同款”。。。

其实对于戏里强大的植入广告,咳咳,我这个果粉,都在想着要不要换个二千那个粉色note3了,尽管明知道对于手机拍照党来说,iPhone是不二之选,但是。。。请鄙视我吧,我不在乎。有个一起看星你的女孩,给我推荐了另一个韩剧,叫《听见你的声音》,我还在考虑要不要看。万一戏里又推荐一个三星S5,我该怎麽办。

有个笑话说,一个女的最近超级爱看《来自星星的你》,有天突然对老公说:老公,看星星看的都不想和你过了!咋办?老公看了她一眼,仰天长笑,妈呀,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吧!

韩流就是这样不可抵挡地来袭。我居然在微博上第一次关注了一个明星,在facebook点了赞,还去试图找出豆瓣的韩剧推荐,再一搜索,长叹,人帖俱老啊。所有的梗都不外乎,失去记忆,得了绝症,车祸,又呆又萌,把观众都当成二傻子。突然自己就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来这一套。

不过,可以稍觉安慰的就是,大家都说我儿子和都教授长得很像,可几年前,你们明明都说他像小沈阳的。。。

看起来很酷炫的谷歌眼镜

Mar 11th, 2014 Posted in 未分类 | 32 comments »

前几天开两会,有两位记者被拍到戴着谷歌眼镜,老问号看了说,这很酷,但其他人都表示,明明看起来很呆傻。。。结果就是那天,我多年前订的google glass,也来了。。。

本来我指望自己戴上能好一点的,一照镜子,发现从正面看去,在眼球中间是一个很亮的小方块,右眼有点像得了白内障,拍了张照片,目光完全失焦,和两个记者属于同一级别的呆傻。不过好在Google送了一个黑色的镜片,如果把它当成太阳眼镜来戴,倒是有一些中南海保镖的派头。如果在头上抹油,套上黑色长风衣, 就可以冒充黑客帝国了。

酷吧。。。

酷吧。。。

谷歌眼镜有五个颜色,黑白灰红蓝,我选的是白色,因为不近视,所以没有选边框。

Tim Cook说的对,不戴眼镜的人,不会没事总是戴着这么一个google glass,因为眼前架上一个东西,即使没有镜片,也会感觉和世界隔了一重障碍。而这个东西,因为有一点重量,会逐渐右倾,需要不时把它推上去。而对于一 个戴眼镜的人,就更麻烦了,除了平时戴的,开车要换太阳眼镜,装酷的时候需要戴google glass,这google glass又不能折叠,装在一个比iPad mini还要大的袋子里,再加上钱包手机钥匙,对于男的来说,不拎个驴包都出不去门。

因此对于穿戴式设备,可能手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除非这个google glass可以做到隐形,靠意念控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这是不符合牛顿力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论以及Every law of thermodynamics,也就是热力学诸位定律的,意念控制就只能靠上帝发功来维持。

另 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眼镜完全依赖右眼视力,左眼在此形同虚设,所以左眼必须要失焦,才能看到右边的屏幕,这是戴google glass看起来特别像二傻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视力焦点要集中在眼镜上,别的就都看不到了。如果只是在大街上闲逛,那顶多撞坏几个电线杆子,但开车的 时候戴着,追个尾都是轻的。至于google glass广告里说可以跳伞的时候戴着拍视频,这怎么说呢,如果从飞机上掉下来,你就听天由命好了,我们不会知道你在哪里的。。。

以上都 是针对正常视力,如果不配合眼镜的话,右眼不管近视眼或远视,都看不清楚。而戴上老花镜,又看不清远处,想想看,为了凑合这么一副眼镜,又近视又老花的人 该多麻烦,会失去一大批粉丝的爱戴,大家买了也会退货,一千五百元,毕竟太贵了呀。google这是我作为股东的肺腑之言,你一定要听。

再 说充电问题,我从2007年拿到第一个iPhone,打开手机,永远是有电的。而Google glass,不仅没电,充了六个小时,还没法开机呢。大概十几个小时以后,拿起来,一看电量,才91%,也不知道这么长时间它磨磨蹭蹭都做了些什么。开始 设置,试用各种功能,不超过一小时,中间吃了一次饭,再看就只有33%了。又过了一会儿,它就告诉你电量太低,紧接着就麻烦您去充电,因为已经没法开机 了。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的是这样,但想想也是合理的,这么小的一个东西,电池部分必定很轻,鼻子的支撑和手臂的支撑是无法相比的。所以它要超过智能手机的 待机和使用时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如果要依靠它指路,从波士顿开到纽约,中间还要充一次电,这比Tesla都差远了。

既然是吐槽,就把觉得不好的都说了吧。但如果吐槽的参照物是iPhone5s的话,这对于第一代的Google glass是不够公平的,虽然它的价钱比手机贵了三倍。

它的处理速度比手机要慢的多。删掉一张照片,dismiss一条消息,要两秒的时间。这对于手机是不可想像的。手机可以等,但眼镜这样做就显得耗时,因为它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式占据了你的目光和注意力,这时即使多上一秒的时间,都会觉得是漫长。

作为一个google glass重要功能的拍照和录像,它拍出来的画质,媲美第一代数码相机。暗部燥点奇多,在亮的环境下成像,物体又有光晕。不用把照片放很大,就可以看到物体的边缘,那破破的颜色衔接。当然,和所有的数码相机没什么不同的地方就是,关了灯都一样。

一眨眼就拍一张照片

还 有,目前支持google glass的app还非常非常少,少到除了Facebook,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而Facebook在中国,还属于外星人的范畴,可望而不可及。其 实,google的大部分服务,在中国也是磕磕绊绊的,用google glass连上互联网,首先得能上去google.com,不是吗?

当然,这不是google的问题,google glass的好,也是无穷无尽,难以言说的。

作 为一个戴在头上的东西,一仰望星空,就立刻开机,这点很酷。开机以后,就可以全部用语音控制了。它和google的服务无缝拼接。照片和视频透过 Google Plus传到自己的空间,和自己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实时分享。它指路的时候就是个GPS,拨电话的时候就是个蓝牙耳机,一机多用,看起来是个吹风机,实际上 是个刮胡刀。它可以看股票,看天气,看日程安排,接受消息通知,可以发帖子,可以看新闻,而这一切,都是以和它对话的方式完成的。

和iPhone一样,一个两岁以上会说话的小孩,就能够命令google glass做事。如果适应了google glass,能够在失焦和实焦内自如切换,那它可能就逐渐和生活融为一体,这件事是可以期待的。

至于很多人寄希望的拍视频,目前还只有十秒,只能意思一下,雷政富还十二秒呢,是吧。但一眨眼就能拍张照片,倒是让人防不胜防。这是以科学技术的方式,以物质的方式,开启了一个新的与世界交往的通道。

如果有一天,google能够破译脑电波,并借助设备,重新以电波的方式,把人所需要的资讯,编译成电波传回大脑,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就会被科学推翻,哲学也会接着被重新定义。

那样,一个真正的新时代,就来临了。

巴依老爷及姓名考

Mar 4th, 2014 Posted in 未分类 | 14 comments »
阿凡提和巴依

阿凡提和巴依

小时候看阿凡提的故事,里面总有一位贪财吝啬的巴依老爷。大家一起吃哈密瓜的时候,巴依总是吃的最多,然后偷偷把瓜皮放在阿凡提的面前,于是阿凡提面前的瓜皮堆成了山。吃完了以后,巴依对大家宣布,来看哪,阿凡提这么贪心,他吃了这么多哈密瓜。阿凡提就会哈哈一笑,对众人说,看谁才是真正贪心哪?巴依老爷把哈密瓜的皮都吞到肚子里头啦。

这个故事如此地深入人心,它有吃鸡,吃肉,吃核桃的版本,内地大概很少海鲜,否则还会有鱼虾的版本。它设计的这么巧妙,以至于我一直在思考它的可能性。巴依是怎么样做到把瓜皮放到阿凡提面前而不被众人发现的。贵为富人的巴依老爷,难道需要这样和一个穷人计较吗?阿凡提在故事和漫画里总是一个风神俊朗的包头中年,瘦脸,长须,聪明睿智。巴依老爷则是一个圆团团身材的胖子,头包得像一个南瓜,穿着绚丽的竖条外衣,一个典型的坏人。

根据脸谱化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结论就是,坏人多是矮胖子。

最近这些年有些释然,不再条件反射似的纠缠这一类故事的合理性。自从赖宁,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王进喜,邱少云保尔柯察金纷纷被揭露为编造的英雄之后,质疑任何童年所学,都是无意义的。他们都是假的。他们本来是阿凡提,现在全部是矮胖子巴依。

巴依本来是突厥语,“bay”,有钱的,富裕的意思。后来就引申成了老爷,贵族,有钱人之类,还有一个词是伯克,意思就是做官的,和巴依很容易混淆,其实他们俩就像北京的东城和西城,所谓东富西贵,巴依就是东城,金宝街土豪;伯克就是西城,权力带来金钱,既富且贵。

突厥就是土耳其,东突就是土耳其以东的一些地方,包括新疆的一部分。西辽的耶律大石时代,占据了新疆,一直征讨到中亚,逐步民族融合后,很多人信了伊斯兰教,觉得自己不再是,或者不曾是中国人。到了近代,他们想独立,不停地搞运动,所以成立了东突这么一个组织,到处搞恐怖活动。东突和车臣是两码事,车臣主要是针对俄罗斯的。

其实新疆这个地方从汉朝开始,就有张骞出使,汉族派驻军事机构,成立西域都护府。但历史这种事我说不清楚,一会儿被这个占了,一会儿又被那个统一,来来去去比钓鱼岛复杂多了。香香公主和陈家洛算不算异国恋呢?乾隆爷横刀夺爱,导致后来出现红花会这种反动组织,全是美人惹的祸,吃铁丝拉笊篱,金庸老师忒能编。

昨天看了一个故事,讲乌鲁木齐这个名字的来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是在阿弗拉斯亚甫时代,一群巴依中有一个特别会做生意的,叫沙卡尔,人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就约鲁木齐,意思是“商品交换者”。他在天山北麓找了一个交通要道开客栈,来往的商人们都在他的客栈落脚,沙卡尔通过努力种大枣,卖切糕,慢慢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商业中心,伯克一高兴,也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乌鲁木齐。

到了清朝,清军平定了准葛尔叛乱以后,西域这地方被乾隆命名为新疆,意思就是新开辟的疆土。乾隆把乌鲁木齐命名为“迪化”,意思是启迪和开化。后来新疆又被俄罗斯占了,到19世纪末,清朝终于出兵收复了北疆,南疆和伊犁。期间伴有同治回乱,血腥的杀戮持续了十几年,死了两千多万汉人和回人,主要是在甘陕,当然,也有新疆。

迪化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民国。解放后的五四年,周恩来觉得迪化有矮化少数民族的嫌疑,又改回了乌鲁木齐,近代也称为“乌市”,在QQ群里,就叫“鸟市”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改新疆回楼兰呢,或者万方乐奏有于阗,更符合毛皇御旨。周恩来同时改名字的城市还有呼和浩特,原来呼市叫归绥,是“归化”和“绥远”的合称,明朝皇帝赐的。

其实名字这件事,宰相是不是太敏感了,即使我是新疆人,不不,应该用假如。假如我是新疆人,也会认为“迪化”比乌鲁木齐好听。南京国民政府退到台湾以后,把中国的版图,逐个取成了台北市的地名。因而有一条著名的“迪化街”,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跑去买南北货,过年烧些干贝乌鱼子,扯些布做新衣,顺道吃一碗迪化街红面线。它处于大稻埕的中心,和谐市井,无以复加。新疆人以极高的商业天赋,从七千里外影响着台北市的版图。

如今,新疆这把火在中国大地上延烧,我在四万里之遥,观看中国的重重血光,想起来曾经努力绥远迪化的清廷,滚滚的人头落地,不禁为今上和挤火车搭公交的百姓,忧心忡忡。

真的做不了什么,就随便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