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老了

在我们班的小论坛上,我看到 D 写那年给他过生日的事。D的生日是四月下旬,之后的一切就是从那几天开始的。我们在 D 家里念诗,唱歌,吃东西,还录了整整一盘磁带。那时候 D 家里总是没有人,他是个出生在拉萨的孩子,父母长期在HK做生意,唯一的姐姐在广州上大学。那天我和雪梅一起念了一首诗,我把诗先默写在纸上,然后两个脑袋凑在一起,对着录音机,我一句,她一句。
你若走
我来送行
你的路
是我的目光铺成
想你时
我便站在这里眺望
只要你回头看一下
夜里
我会做个好梦
如果将来有一天
我与你告别
希望你用同样的目光
送我到永远
因为世界上可以没有路
但是不能没有友情
我那时候对待友谊的态度是如此认真,觉得以这种一本正经的肉麻方式表达友谊与彼时还不曾体会过的思念之情,就是友谊的最高形式。其实我们那一拨人都是这样的,大家都纯真无邪心底无私地在一起。即使偶尔有超过友谊的念头,也很轻易的被这种念头的“可耻”打败。这可能和友谊生长的环境有关,因为我们认真筑起的感情长城如此坚固,任何一种打破现状的想法都会首先被自己谴责。
但后来,这一切还是随着告白被打破了,随着风的线条飞走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风中飘扬的长发,大概是每个春情萌发时期男孩的青春梦想吧。长发我是没有的,晓梅说了,你一个留不起来的是头发,一个留不起来的是指甲。有些事情真是无可奈何,A喜欢B,B喜欢C,C又喜欢D,到最后,谁也没有和谁在一起。坚持最久的一对,是一对女生,WOW,我们班真是丰富多采吧,但她们也分开了。
李的家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也是他自己住。他养了只猫,叫NANA的大名。杨那时候经常去和他一起住。很久以后,杨和我说,他们俩晚上睡觉前有个仪式,总是把猫抢来抢去的,还要一边说,今天晚上NANA陪我睡,那个说,不,今天晚上NANA陪我,揉搓那只猫一会儿再各自去睡。
当时他们俩谁也没有胆告诉我这些,但很久以后杨告诉我的时候,我只是笑笑,没生气。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四, 02月 19th, 2004 at 7:02 pm and is filed under 无法归类.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