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杂志的杂七杂八

在纸媒江河日下的今天,我仍然在家订了几种杂志。

基本上都是摄影和图片类的,订数逐年减少,现在时事类的,只剩下时代周刊《TIME》了,还有每周塞到门缝的《彭博商业周刊》。电脑科技的发展,r让纸媒消失的潮流,根本无法阻挡,《读者文摘》都已申请破产保护,《世界新闻报》出了最后一期,《LIFE》关门大吉转到网上。中国居然还能够有那么多,只靠发行量就能活得好好的报纸杂志,如果订数不是来自党政机关摊派,那读者群一定是“城乡结合部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女性”,《家庭》杂志社的毛大人如是说。或者就是火车文学,民主与法制,每期连载《稻田里的女尸》一类文章。这只说明了一件事,中国的电脑和网络还不够普及,能用电脑和手机看新闻和上黄色网站的比例太低了。

《家庭》《知音》《女友》《读者》在中国都是货真价实的,发行量大。党政机关报的订数有多少水分就不一定了。一次饭局上,新京报的某位过气主编说,你猜《光明日报》现在全国订数是多少,我说五万。他说,三千。说完还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补充了两个字,别不相信,这是真的。那时伊已经两瓶酒喝下,我不知道可信度如何。这种喉舌报章,订数少,是肯定的。以新浪民主共和国公民们对苍井老师的爱戴程度来说,如果中国敞开发行《阁楼》和《花花公子》,那连《知音》和《女友》都得完蛋。《环球时报》可能是个异类,大街上都能卖,读者肯定是为了培养人生幸福指数做的投资,和看新闻联播也许有类似疗效。

报纸真不是一个环保的产品。我家什么报纸都不要,去华人超市绝对不拿免费的,偏偏各种垃圾报纸都来,也不知哪里打探的地址。钟点工Swali和我抱怨过,她丈夫为何一直留着那些成箱的旧报纸,占满房间,她每天在外打扫回家还要打扫。可她丈夫声称,要keep the information。Swali对他说,你可以在电脑上看,那里什么都有。美国连一个墨西哥女佣都有觉悟上网找新闻中心,报纸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杂志的境况要好一些,至少纸张浪费的少。前几年,eurus在他家的镇上倒垃圾,顺便还捡了几百本过期的《国家地理》杂志给我送来,都是几十年前的,比我年纪还大。我想把它们都留下來,但一次次的搬家也就慢慢丢掉了。这么多书,放在电脑里,也不过一张光盘大小。我订了几年《国家地理》,今年开始不订了。反而是手机上面有了书报架,订了上面的几个杂志和报纸,包括纽约时报,提供免费的头条新闻。每天都有数次更新,但我没看几次。王佩用好几百美元订的纽约时报,也不知他看了多少。

美国的杂志订户,依我看,大多数都是医院和诊所,大家太忙了,只有在等着看医生的时候才有时间翻翻。

我订《TIME》有三个原因。第一,文章篇幅和出版频率适当。每周抽出几十分钟时间翻翻这么小的一本还是可以,再多就不会有时间读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图片。每期的封面都不用说,绝对代表着当代当时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内页的图片也非常精彩,还有一些珍贵的独家照片,图片水平高,印刷精美。第三,恶俗也好,趣味平常也好,它以发行量横扫一切,代表着美国普罗大众的价值观,尽管观点左倾,但隐藏的好,是政治正确的典范。同时因为是周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度的剖析和总结。听起来是缺点,也是优点。

《TIME》和《纽约时报》杂志是不同的两个刊物,纽约时报是一份报纸,创刊于160年前,第一期售价1美分。TIME是一本周刊杂志,1923年创刊。他们没有隶属关系。通货膨胀了100多年,我现在订阅一年五十二期时代周刊,只要五美元,平均每期不到10美分。可知纸媒已是日薄西山。

时报杂志的资深图片编辑Kathy Ryan,从33年来的1700本纽约时报杂志中选出照片,集结成册,由Aperture出版,名字起的很大,叫《Photographs》。我没有订过这本杂志,刚好买书来看看。有人说个笑话,读《华尔街日报》的是正在治理美国的人,指企业家和金融家;读《华盛顿邮报》的是以为自己正在治理美国的人,指政客和官员;读《纽约时报》的是认为自己应该治理美国的人,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通常对现实抱批判态度,立场容易左倾。我就买本图片书,围观一下知识分子们。

Kathy Ryan很有名,她得过不少摄影编辑奖项,还为这本书写了编者前言。文章很长,但值得一读,我想翻译出来,又惧怕工作量太大,不敢应承。她在文章里探讨了杂志图片和摄影同生共进的关系,编辑,图片编辑,作者和艺术指导四者关系,讨论了纪实摄影的主观性问题。每张照片都配以图说,基本上以时间排序,中规中矩。

Kathy为选中的图片做了几个分类,纪实类,人像类,插画类,时尚类。书也是这样编排的,后面增加了几位大师的专题和tear sheets,从杂志上撕下来的,可以看到发黄的原始杂志的样子。33年的时间,都在这厚厚的书里,很大一本,我觉得有10磅重。但书做得很好,每个中国的图片编辑,乃至杂志编辑,报纸编辑,都应该买一本,学习。

Photographs

New York Times Magazines - Photographs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二, 11月 29th, 2011 at 2:14 pm and is filed under 听说读写.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15 Responses to “有关杂志的杂七杂八”

  1. kankan 说到:

    你们什么时候做本杂志呢?

  2. 二刀 说到:

    美国最严肃的杂志是ECO《经济学人》吧?

    • Nana 说到:

      《经济学人》真太硬了,经济我又不懂,看不了。
      我订的都是时尚杂志,摄影杂志,还有MAXIM那些,是给家里男生的福利。。。

  3. 嗯哼 说到:

    纸媒式微是不用质疑的了,但我经常想那些破产之后的传媒企业里,那些优秀的编辑们去了哪儿?就算是今后全部电子化了,没有好的编辑也是不行的。

    电子书、杂志国内做得好的真不多。目前iphone上的杂志app也就周末画报能看看。电子书我从威锋上下过一些,很多都是自己做的,大概都是从以前的网页上扒下来重新凑合成了epub,错别字一大堆,排版乱七八糟都是常事。现在做得好也就唐茶的版本,我花了$0.99买了他们出的《失控》,原版书中的注释都全部在电子版中体现,明显花了不少心思。

    至于paowang这本说了n年的杂志,没出也许是好事,《大方》出了两期就哏屁了。在天朝办杂志的人伤不起。

    • Nana 说到:

      我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不过,现在的编辑,如果不学习电脑的知识,恐怕很难再适应现在的工作了吧。和程序员这一行是差不多的,如果不一直学习,就要落伍。属于青春饭的范畴。所以Steve Jobs说他是team里面年纪最大的,消费市场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糖茶版的书我也下了三本,还没来得及看。确实好。电子书就应该做这样的。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子书非常令人难堪。
      泡网的电子杂志出过几期,小怒怒做的,在当时内容水平绝对很高。但时过境迁,不出也罢。你可以期待方恨少的杂志,我们都在建议他做iPad版的。
      在现在做这样的杂志,要抱定奉献的精神,要想赚钱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了,不做这个梦更好些。

      • 嗯哼 说到:

        你一说我有点儿印象了,就是每周出个各个板块精华帖的集合这样。以前比较流行这个东东,新语丝也有过。

        不过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董事长的煎包,春分也出过几期,内容都挺不错的。

        有料有种有趣,这是张立宪对读库的要求,对其他出版物应该也这样去衡量吧。能做到不容易,能几年几年做下来就更不容易了。还是得有个小团队,一个人,难。

  4. 会长胖 说到:

    萝卜同学收集NG,钱包里一直放着个小纸片,列着已有的期刊号。你家要还有的话,列个单子给我吧,啊,你都说了,你已经扔了…

    • Nana 说到:

      胖,应该还有应该还有的,我怎么觉得有印象看到过。这个事情你要怪吴胖子同学,处女座男生那个洁癖发作起来,伤不起啊。。
      早知道那几百本我就都留着,家里那么多垃圾,也不多这些的。只不过,可能要搬家才能再找出来了。我都一点没头绪放在哪里了。

  5. 轻风 说到:

    我们有订光明日报,不过它不肯天天登门,而是一周来一次;于是我也就毫不客气地直接把这一卷报纸扔进废纸箱里,成为保洁工的福利。
    无他,是报社赠送的。

    • Nana 说到:

      轻风,现在报纸发行费用太高了,邮局收的钱太多,所以很多都自办发行。不过,XX日报这样的东西,纯粹是浪费纸张。一星期送一次都嫌多。

  6. Loulan 说到:

    报纸也许会快速消弭,杂志存活的时间则会相对更长一些。与坐在电脑前或者拿着iPad阅读镶嵌满色情诱惑图片的新闻那种浮躁相比,纸质媒体更纯粹,而且效率更高。我还是觉得更优秀的那一批作者编辑仍然还是在报社和杂志社。以吸引眼球和点击量快速获取广告利润的模式与纸质媒体的专业、深度、口碑等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起码我还是愿意坐在阳台晒着太阳泡杯茶看纸质杂志,虽然如今那种不能立即转换成货币的思考越来越容易被人们嘲笑。

    • Nana 说到:

      loulan,我都不知道iPad上面还有这么。。。销魂的东西。呵呵。
      你说的享受何其奢侈啊,今后只可能存在于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