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
Dec 6th, 2003 Posted in 无法归类 | 评论关闭我和D,在电话里面对着哭。
这一晚上,脑子里面全是乱的,心象沉到了河底。
只要一回过神来,心里就满是叹息。
只要不是麻酱面发明的,就一定是特别正宗的做法。 天津人嘛,怎么会做这些。是吧。
下乡记之我是怎么做回锅肉的
和村妇女主任打赌,她说如果我回锅肉比她做的还精彩,明儿她炖土鸡请我。我说,好。但肉和料得根据我的要求帮我备齐。她说,要得嘛。
肉要猪后腿第二刀,怎么讲?就是卸下火腿的第二刀,老百姓叫“二刀肉”。必须是一整块的两斤,为什么?那是因为横刀切的肉片,形状到大小以至口感为最好。(倒没有教条到广东人吃腿要吃左腿)
郫县豆瓣、太和豆豉(太和是郫县的一个镇,以前和成都县、新都县交界,回民很多,过去经常打冤家,所以太和有另外两个的名字:安靖或者团结镇。那里的豆豉和牛羊肉极其出名)
醪糟娘2小酒杯(就是沉在醪糟下面的水,取法是用酒提溜边兜底不停留,快速提起。回锅肉应该是回味甜而吃着不甜,非它不可)
中坝红酱油,用来提色提味。(中坝就是绵阳过去点的江油)
香蒜苗半斤。
好了,开始做了。
1、肉洗净,锅里放花椒7、8粒,拍老姜一块,水刚没肉,煮。
2、到6分熟,筷子可插入但有血水出时为6分。取出凉冷,这一定要。一方面切肉肥瘦不断,另一方面表面热可腐熟里面,又可使腥气散透。
3、横刀切,厚度为一般筷子根部厚。
4、用两瓢猪油起锅下肉,中小火(四川回锅肉又叫熬锅肉,原因在此)
5、熬至肉彻底出油,瘦肉缩,肥肉因出油而团起,就是所说的起灯盏窝儿。
6、这时,把锅里油全部倒出来(注意是表面的全部不是彻底,还有剩油和继续析出的油足够以下操作而不沾锅又不油腻)
7、下豆豉,酥散,下豆瓣,炒出红油,倒醪糟娘
8、下蒜苗,开始蔫时,酱油一淋,炒转起盘(因是农家大锅,不能颠锅)
9、接下来,吃,吃,吃。她服了。
补充几句,那顿饭还有水豆豉蒸三塔菌(本地产,发现一株必有其他两株,所以也叫三沓菌,味道比鸡枞鲜,味道鲜的东西且不可瞎调味),老南瓜。
饭后酽酽的几口花茶,人顿时懒了起来,吃饭也会醉么?。(四川人一般不善品茶,花茶味道重正相宜四川的吃)
前些天,收到阿良的信,问我十二月回不回台湾,因为他要和上次我看到的女孩结婚了,邀请我去参加他们婚礼。
上次看到阿良,是今年元旦前夜。我和逸帆、阿MAY、阿良、育泛、佩如、珮瑜、世豪、世傑在台北一家西餐厅吃年夜饭。那家店在我经常洗照片的店隔壁,市民复兴路口,新开的,不怎么好吃。那天晚上,女生凡是结婚的都和先生一起出席,吴凡也参加了。男生也都带着各自的女友。阿良带了一个我没见过的女孩,早就听说他交了新的女友,还是我在MIC的同事,她说在MIC的大会上见过主任介绍我,可我对她完全没印象。
那天我和大家很久没见,也带着我的吴凡给大家看看。
我和阿良逸帆三个人曾经非常要好。但那时,我就对逸帆说,你别看现在我们三个每天都在一起,总有一天,我和阿良之间会不知道说什么。时间过去了,大家的生活都会有些改变,那时候,我们也就不会象今天一样了。还是被我说中了。特别是逸帆结婚以后,我和阿良也疏远了很多。
经过了这么久,阿良终于也要结婚了,今天又收到阿良的好多结婚照。看着他那美丽的新娘,不禁想起来我们天天一起午餐的时光,一段风一般吹过的日子。
之前在江湖色贴过一张片子,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为BOBO,也为了想念阿良,结果被逸帆先生的学弟看江湖色的时候看到,并告诉了逸帆的先生。再看到他学弟的时候,总是拿这事情出来打趣我,真是好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