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闲话
Mar 1st, 2012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42 comments »八年前圣诞节那几天,我在北京坐过一辆出租车。那是一辆夏利,后座太小,我就钻到前面,上了车走了几步,觉得这个车怎么晃晃悠悠的,底盘不稳,好像随时会把我撂在路边,司机抱着方向盘自行远去,车不会是有问题吧。
于是我和司机开始搭讪,先问他:您这车几年了。
他神采奕奕地回答我,屁股还挪了挪:六年了,你知道吗?我再开它六天这车就送去报废了,我就能换辆现代开了。
我说喔,怪不得,我觉得底盘随时会掉下去,您这车开多少公里了?
我就是随口一问,司机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这个车76万公里了。
我掐指一算,将近五十万英里,一辆破夏利?这怎么可能呢?在美国开个十几万英里的车已经算老人家了,还是BMW丰田本田那种车,中国一辆夏利开五十万英里才刚要考虑报废。这简直逼我信主啊,今天亲眼见到活到930岁,就要咽气的亚当老太爷。可司机说,这太正常啦,你想我们每天都要跑上三百多公里,一个月就是一万多,六年下来,七十多个月,就七十多万。
这么简单的算术,确实没有异议,不过,夏利长寿有另外的原因,马达说,夏利的零件很便宜,结构简单,随便鼓捣,修修整整车就能跑。中国刚决定引进车那会儿,为了以更少的钱引进高性能优质车型,几百人组成专家队伍评估全世界的车,选出了三款功能和设计都非常卓越的车型,其中就有夏利,另外两种是切诺基和桑塔纳。德国美国和日本,一人一款。两款被用做出租车。
后来我再搭出租车就有点概念了,所有的车都差不多,每天三百多公里,以这个也很容易算出司机们的收入。每公里两元的话,车份每人每月三千,扣除日益高昂的汽油和杂费,除去修车和私事的日子,每月的收入大约还有五千元。这个数字我和很多出租司机证实过。
这五千元是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冬冷夏热,蓬头垢面,食无定所,牺牲了与妻子孩子相处,牺牲了看望父母朋友,用充血的眼睛和双手换来的。过去车份还更高的时候,有个司机曾经和我说,每天一睁眼,甭管多累多难受,二百块钱先欠了人家的,怎么挣扎着也要起来,先把份钱挣出来。司机们可真不容易。
我也不知道北京市和出租公司收多少牌照费用,原来认得一个人开了个出租公司,说是没多少。那出租公司就是牌照和一些管理费用,还有车辆购置费用。现在的车这么便宜,买辆十万的车就能跑上五年,而出租公司每年收取的车份钱,每辆车就有至少七万元,因为司机都是两班倒的。
昨天和菜头吃饭出来,路边一溜打车的,菜头在最右边,半天坐不上车。他说今天司机罢工,可能车少。我说终于轮到北京的出租司机了,可街上还是不少拉活的出租车。要罢工不是应该全体吗?
我今天也坐了一辆出租车,问司机昨天罢工的事怎么样了。他说听说了,好像是昨天前天两天,没什么结果吧。我说你们这样不行,要罢工就要全体不出车,光几个人吆喝一点用没有,其他人还能趁机多拉点活,这怎么行。他说是啊,听说发短信牵头的还抓起来好几个。别说都不出来,就一半,都不往机场排队,北京市就得抓瞎。
没用,心不齐,一点用没有。他反复在说这句。
我说,你看,被抓进去的人多可怜,明明为了大伙的利益,结果被抓,大家还都不配合,你们这样争取,怎么能成功呢。革命不是这样搞的呀。就坚决不出来,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一礼拜,你看人家广州深圳那些出租司机。。。我扒拉扒拉一直说,像是一个反动的煽动分子和教唆犯。我说你看,公司要你们这么多份钱,他们在侵吞你们的劳动成果呀,你们要为了自己去争取,等着他们发慈悲,那可太难了。但人家司机这么大年纪,怎么能不懂这些事,他只说,一点用没有,心不齐。
然后我到了目的地,他也奔赴下一位乘客。这件事就此结束了。回家的时候在新京报的头版,看到一则通栏的标题:
出租车司机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新京报
在A15有详细报道,不过,在我翻向第十五版的途中,看到了另一则新闻:为六百元全勤奖,女工带伤上班,三天身亡。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