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生活记录 Category

李敖二三

Aug 24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4 comments »

李敖这家伙,送个儿子去北大读书,搞这么高调,先不论北大好还是台大好,毕竟坏学校也有好学生,但这样是不是对孩子好,经历世事的老油条李大师肯定是仔细掂量过的。

十年前我住台北东丰街的一间小房子,出门拐弯到敦化南路上,有一座金兰大厦,李敖一家,平时就住那楼上。有天早上我上班刚出门,第一次遇到正提了一袋早餐回家的李敖,心里很激动,大叫:“李大师!”他笑嘻嘻的说:“你好你好。”

我发现人要是一旦遇到,他就总是会在各种场合出现。我去小歇买泡沫红茶,李敖就刚买了出来。我去对面朋友的诊所玩,李敖就刚好在那里看医生,就这样一而再的遇到,聊聊也就算是彼此认识了。我叫他李大师,他看我总是拿一相机,就叫我摄影家。我说改天我给你拍点照片吧,他说好好,然后拍照的时候还特意换上了他的红夹克。

他对年轻的女生都很好,喜欢讲笑话开玩笑,也不像电视上那样咄咄逼人,看到女孩就眉开眼笑的。外面总有那些他收集莫文蔚裸照的新闻出现。我问他,你这样你太太会不会不高兴啊?他说,小屯才不会生气,我和我岳父一样大年纪,你说我太太能不听我的吗?他对外说书房有谁谁的裸照,但我去过他家,并没看到那些。客厅里面倒是挂了一副巨大的类似陈逸飞作品的油画,品味。。比较恶俗。

有时我在街上走,迎面他就带着儿子在街上溜达。那个男孩就是李戡,才八岁,个子不大,瘦巴巴的。有天听到他说,我那混小子,今天早上给我一拳。我问,那你批评他吗?他说,当然,我说你敢打爸爸!我说然后呢,李敖说,没然后了,打就打呗。李敖快六十岁才生了李戡,他很为此自豪,总是说他儿子这个好,那个聪明,像他,有出息。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

李敖为人很高调,他开个红色的Z3,穿红衣服,说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后来看了些他在凤凰卫视做的《李敖有话说》,觉得这些年他越来越像一个不着调的混混,失去了批判的立场。我们不能因为反对一个政府,就巴结另外一个对立的政府。不过,他私底下说过,这就是为了赚钱,参选总统,是多好的机会啊,书又卖了好多。他说,我没别的本事,就是写书。只有书卖的多,我才能赚更多的钱。我这么老了,得给太太儿子女儿多留一些钱。他这样说,我也就很理解他了。

老舍是怎么死的

Aug 24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31 comments »

小师妹转贴了沈宏非的微博:1966年的今天,人民艺术家老舍在北京逝世。CCAV这样告诉大家,但是,老舍是怎么死的,CCAV就是一个字也不说。

小宝说,丫爱死不死,几百年的老生常谈,什么东西,如果不是亲临,是没有体悟的。

我很惊讶小宝到底是无动于衷还是无知无畏。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含糊。结果大家把小宝一通臭批,小宝一点没嘴硬,敢情是真的不知道。

现在的人忘记的太快了。有些事,是需要被载入历史课本反复温习的。但确实,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答案,这就是米兰昆德拉说过的“有组织的遗忘”。在极权国家的高压统治之下,个体和群体,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了从忽略,到淡漠,到遗忘。我们要抵抗这种遗忘,没有别的办法,多看书,多了解,以至于传播。没有人能够手握真理,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接近真相。

“人与政权的斗争,就是遗忘与记忆的斗争”。老舍的死,是不能被忘记的。记住,不仅仅是为了声讨,为了悲痛,而是为了让这样的事情,永不再发生。

1966年8月23日,老舍等29人被红卫兵捆绑之后,整批带往国子监孔庙批斗,在震天的“打倒反革命份子”口号声中,跪着被轮番殴打3小时,期间老舍因不满身上所挂的“反革命份子”字样,而稍有反抗,被斥为“现行反革命”,被继续毒打至深夜,而后又抓到派出所去交由警方讯问。晚间,遍体鳞伤的老舍,在妻儿的作保之下,终于被接回家,第二天被要求继续到警察单位报到。第二天,老舍没前往派出所,独自前往太平湖,在那里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深夜时刻,投湖自杀。

你的笑容那样熟悉

Aug 23rd,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6 comments »

全是剧透。

甜蜜蜜

甜蜜蜜

李翘说,会讲国语的不一定是大陆人,但不会讲广东话的一定是大陆人。看过《甜蜜蜜》的人生,不一定是完整的。但没看过《甜蜜蜜》的人生,一定是不完整的。

中午在Chinatown吃饭,顺便去对面的温莎饼屋买面包,付钱的时候,小姐说:“十文。”几乎只有华人店,才规定只收现金。我拿钱的时候,连一张分红色的一百元一起抽了出来。她笑笑说:“还有港纸喔,一百文。”我把主席像那面翻过去对着她,也笑笑说:“不是的,这是人民币。”几个女孩立刻一起围拢过来看,一个用国语说:“从没看过人民币,和港币这么像。” 我说是啊,这么像。

美国有很很多香港人,在美国开店打工做生意,大家反正都是华人,似乎不分高低贵贱。可八十年代的香港,大陆人香港人差别就很大。天津来的黎小军和广州来的李翘,背对背坐九广铁路到了九龙,一步踏入了纸醉金迷的香港。六年以后,黎小军和故乡来的女友分手,他说:“小婷,我们回不去了。”

时间在当下的空间维度里,是不可逆的。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是从偶然走向的必然。就像一朵被吹散的蒲公英,它们乘着小伞飞到各处生根发芽,长出来的还是一株蒲公英。黎小军偶然到麦当劳买餐,站在李翘面前时,爱上她已经成为必然。不论是否有小婷的存在,不论豹哥是否出现,他们都会相爱。而最初把他们拉近的,是黎小军的自行车,是邓丽君的那首《甜蜜蜜》。喜欢邓丽君,人们便知道他是大陆人了,李翘不愿人知道这件事,就像她不希望别人知道她在做按摩女,同样的低人一等。所以李翘来香港才不会找黎小军,她有她的目标。然而,同一族类的力量,强大到战胜了理想。黎小军,如果真的有这样傻傻老实的男孩,只有同为大陆人,才能知道他的好,才会真心地爱上他。相信吗?

我看过多少陈可辛的电影?难忘的就只有这一部《甜蜜蜜》,它是陈可辛的《霸王别姬》。方恨少说,甜蜜蜜可以看一百遍,甜蜜蜜的前一半,可以看五百遍。如果让我挑选几部留给下半生的电影,甜蜜蜜一定入选。我喜欢它,就像喜欢一杯醇酒,浓烈甘甜,浪漫而又回味无穷。它的每一个镜头都似包含千言万语,在北京台,那是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起起伏伏,一波三折。每个出门在外,离开家乡的人,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也有一个表哥,来自天津,长得很像黎小军。
我也认识一个李小军,来自天津,马上就要回去中国。
我也认识一个广州来的女孩,她曾经说她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有间自己的美容院,现在那间小小的美容院已经开业。

美国的华人,大陆来的越来越多,每天都在上演着各样的移民故事。他们不见得都是好的美的,既有《甜蜜蜜》,也有《榴莲飘飘》。在这里同居已久的一对,恰好也是广东人和天津人。他们在国内各自有丈夫和妻子,彼此生活费分开计算,吃饭各自付钱。终于一天,男的打工钱赚够,把信用卡刷爆三万元额度,立刻回去中国,永不在此出现。可不知他对那个女人,有没有些许留恋。可不知他们,会不会有一天在天津的街头遇到,遇到的时候,又会说些什么。

许多年我们走遍世界
却迈不过桌面
这片旷野

黎小军和李翘,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我们心里走过了坎坷的十年。从一九八七相遇到一九九七重逢,这十年,香港巨变,中国也变。接下来的十年,香港没变,中国巨变。如果电影写新世纪的十年,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今天先看了蔡明亮的《爱情万岁》,那三个人,那段长路,那个空旷的房子,赤裸的床垫压得我透不过气。《甜蜜蜜》看完,世界才重新明亮起来。高呼爱情万岁的,没有爱情。Almost a love story,他们的生活充满无瑕的至纯至美。虽然只是电影,也一样在心里温暖了好一阵子。

蔚县记事(一)

Aug 21st,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4 comments »

六月,北京还没热起来的时候,大家去了蔚县。

速度去过几十次那个地方,路不远,在北京往西,两个多小时车程。mafada说,北京真是一个好地方,城里那么热闹喧嚣,可要想躲避尘世,只要往任何一个地方开车出去,一个多小时,风景就全变了。想要看什么都找得到,有花有海,有水有山。

蔚县都是黄土,偶尔有些村民。

我们本来是要在这里开一个诗歌朗诵会的。大家各自准备了一些朗诵稿。到了以后才发现,蔚县和我想像中差的太远了。我以为是丽江或者平遥那种地方,空无一人。而实际上,是一个黄土高原,空无一人。

同行的有编剧乐乐带了摄影机,导演孙健敏带了摄影机,还有很多摄影大师傅带了摄影机机,有一群自恋的乌合之众,这样就把一个腐朽的行为艺术要素凑齐了。大家在蔚县待了三天,第一天有漂亮的夕阳。第二天有暖洋洋的晨光。大家每天吃饭玩耍折腾到半夜。第二天早上四点就要起,拍电影也不容易啊,睡的比鸡晚,起的比鸡早。临走大家还跟速度去买了农民酿的酒,蔬菜什么的,满载而归。

刚开始的时候,导演不爱说话,但后来就变了,还是不爱说话。。。我与他在分手前段一个小时,听他说了这些天说过的话总和的二十倍还多。

我们为认识孙导而高兴,回北京后,我们又为认识他太太而高兴。孙导演拍了《孔子秘密档案》,《非常秀》等一些地上地下电影。以及,下面这一段,一段,又一段。。自己搞定了音乐,剪辑,字幕,合成,发布,取名为《骚客的黄昏》,然后发给我们大家。

表妹在院子的炕上泡茶

表妹在院子的炕上泡茶

上图是85拍的,条件忒艰苦了。

后面一些照片,都是老问号用我的相机拍的,有什么就贴什么了。

小U的故事

Aug 20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9 comments »

我认识小U爸爸的时候,小U可能才刚刚出生。从年纪上说,小U比他的爸爸妈妈老多了。山中七日,世上千年。按照Inception提供的概念,小U生活在小U爸爸的上层梦境中。小U爸爸的一年,相当于小U的七年。所以,小U虽然才13岁,但他相当于世人的91岁。可他爸爸成长得如此之慢,今年才30几岁。

小U是一只可卡,是85和表妹在西藏的时候收留的一只小狗,这些年来和他们东奔西跑。现在都老掉牙了。表妹说,他的牙真的掉了好几颗。所以我每次见到小U的时候,都见到他在吃一些柔软的食物,酸奶,蛋糕之类的。他也可以吃肉,但是表妹不给他吃骨头。有一次在那么蓝家里,咖啡订了21客的蛋糕。小U吃了好多好多,和速度吃的一样多。表妹说,小U喜欢吃21客。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蛋糕里面有浓重的朗姆味道,小U和他爸爸一样,千杯不醉。(老问号?老问号是万杯不醉。速度?速度是想醉才醉。那么蓝?那么蓝醉都是装的。雪豹?雪豹是先把自己弄high了再说。哈苏?哈苏号称要开车。。。)

我们每次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小U都和我们一起。我们抱他宠他,把脚塞到他肚子下面取暖。小U陪我们吹风,做称职的群众演员,陪我们跨越尘世,陪我们走千山万水,睡觉的时候轻轻的打呼。

表妹叫小U做旅行狗,他确实没有停止过旅行。表妹开了一个博客,把小U平时的生活记录下来,还把很多故事写成了书,叫做《走,出去玩》。那一定是一本特别好玩的书,可惜表妹送我的时候,书被乐乐抢走了,乐乐回去,书就落入了呆呆呆呆手里。那时我一点都没着急,因为只要我想,就能见到小U,要书干嘛?实在是相处不知分别的思念啊。

小U

小U

前两天看到小U的博客,就很想这个小东西,想看看书。

乐乐,快把书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