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守望者走了

小时候看过一个小说的标题,叫做《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今天看到王晓峰的文章标题,叫做《那个守望者走了》。

国内的新闻,是内容一模一样的通稿,《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去世。翻翻英语新闻,波士顿环球做了很大一版。大概是因为塞林格在New Hampshire去世,行政区划隶属新英格兰,所以被算作了当地新闻。

J.D. Salinger, portrayed teen angst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dies at 91
波士顿环球报
J.D. Salinger: An enigma to the very end
今日美国
JD Salinger, cool when culture heroes were in
华盛顿邮报
JD Salinger: America’s great literary hermit
英国卫报
JD Salinger, The Voice Of Adolescent Angst, Dies
NPR News
J. D. Salinger, Literary Recluse, Dies at 91
纽约时报
Literary giant J.D. Salinger dead at 91
波士顿先锋报

文学巨匠,叛逆的青春期,谜,隐士,这些词,被形形色色的人分配给了91岁的塞林格。就在昨天,他和所有的大师与凡人都将遭遇的一样,即将上天堂或下地狱。我在世界的这一头,重温着他尚在满月的夜空逡巡的灵魂,祝他好运。祝那个曾经的叛逆少年,好运。

我的青春期来得很晚。真正叛逆的时代降临,是在上大学以后。同学有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翻了翻,拿起来就没有再放下过,一口气读完,又在多年过后,一读再读。今天晚上,又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刷刷地,头脑如沐甘霖。如果选我最喜欢的小说Top3,那《麦田里的守望者》必居其一。我到现在都想不出来,为什么我会喜欢这本书,也不知道世界上其他人喜欢这本书都是为什么。

在我年轻时代隐秘的记事本里,写有这样一句:“不成熟的人盼望能为一个原则高贵的死去,而成熟的人,则因为一个原则谦卑地活着。”后面还跟着公公整整的英文对照, ‘The mark of the immature man is that he wants to die nobly for a cause, while the mark of the mature man is that he wants to live humbly for one. 而我的生活,则默默遵从着它的轨迹,直到现在,还在高贵和谦卑中浮起沉下。青春时代的迷梦,那些理想,幻想,梦想,想入非非,则该破碎的,全部破碎。霍尔顿的终极理想,那著名的篇章,却如花岗岩一般坚硬地留在世界上。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Anyway, I keep picturing all these little kids playing some game in this big field of rye and all. Thousands of little kids, and nobody’s around–nobody big, I mean–except me. And I’m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some crazy cliff. What I have to do, I have to catch everybody if they start to go over the cliff–I mean if they’re running and they don’t look where they’re going I have to come out from somewhere and catch them. That’s all I’d do all day. I’d just b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all.”

有人看见迷惘,有人看见恐惧,不安,叛逆,赤子之心。我一边想说是,一边想好像不是那样。我曾经和霍尔顿一样的愤世嫉俗,但岁月希望我变得谦卑。从最开始到结束,也许我只想要简单的东西,而这世界给予我的一切,过于复杂。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翻它,复习霍尔顿唠唠叨叨的每句话,每一件荒唐事,那些有关的无关的人与股市。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把这本书时而拿起,时而放下。在一年一岁的衰老过程中,这本书卖了六千万册。

任何人的一生,在漫漫宇宙中,都是短暂的过渡。有人被瞬间带走,有人用瞬间写下永恒。如果一个人旅行,住不同的城市,搭不同的车,手边枕边要有一本书,过去,我会选《麦田里的守望者》,它跟着我走过很多地方。现在,我选什么呢?一个装有《麦田里的守望者》的。。。。。iPhone 吧。

塞林格再见。
霍尔顿,再见。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五, 01月 29th, 2010 at 1:10 pm and is filed under 听说读写.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11 Responses to “那个守望者走了”

  1. s因素 说到:

    顶。

  2. 超级无敌学贯中西帅到四海成熟男 说到: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张洁写的,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的。但是她写完之后并没有走出这个情绪,一直也没走出来,再也没写出过什么。
    我也喜欢麦田守望者,还欣赏塞林格成名后的态度。

  3. tbn 说到:

    不成熟的人盼望能为一个原则高贵的死去,而成熟的人,则因为一个原则谦卑地活着。

    这话,好像不是作者的原意,而是作品中某角色对自己作为的辩护。

    • Nana 说到:

      安多里尼先生有一会儿工夫没说话。他起身又拿了块冰搁在酒杯里,重新坐了下来。你
      看得出他正在那里思索。不过我真希望他这会儿别说下去了,有话明天再谈,可他正在兴头
      上。通常都是这样,你越是不想说话,对方却越是有兴头,越是想跟你展开讨论。

      “好吧。再听我说一分钟的话……我的措辞也许不够理想,可我会在一两天内就这个问
      题写信给你的。那进修你就可以彻底理解了。可现在先听我说吧。”他又开始用心思索起
      来。接着他说:“我想象你这样骑马瞎跑。将来要是摔下来,可不是玩儿的——那是很特
      殊、很可怕的一跤。摔下来的人,都感觉不到也听不见自己着地。只是一个劲儿往下摔。这
      整个安排是为哪种人作出的呢?只是为某一类人,他们在一生中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想要
      寻找某种他们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或者寻找只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
      西。于是他们停止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未真正开始寻找之前就已停止寻找。你在听我说
      吗?”

      “在听,先生。”

      “真的吗?”

      “真的。”

      他站起来,又往自己的杯子里倒了些威士忌,重又坐下。他有好一会儿工夫没说话。

      “我不是成心吓唬你,”他说,“不过我可以非常清楚地预见到,你将会通过这样或那
      样方式,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死去。”他用异样的目光望了我一眼。“我要是给你
      写下什么,你肯仔细看吗?肯给我好好保存吗?”

      “好的。当然啦,”我说。我也的确做到了。

      他给我的那张纸,我到现在还保存着呢。

      他走到房间另一头的书桌边,也不坐下,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随后他拿着那张纸回
      来坐下。

      “奇怪的是,写下这话的不是个职业诗人,而是个名叫威尔罕姆.斯塔克尔的精神分析
      学家。他写的——你是不是在听我说话?”

      “是的,当然在听。”

      “他说的是:‘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
      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他探过身来,把纸递给了我。我接过来当场读
      了,谢了他,就把纸放进衣袋。他为我这样操心,真是难得。的的确确难得。可问题是,我
      当时实在不想用心思索。嘿,我突然觉得他妈的疲倦极了。

      可你看得出他一点也不疲倦。主要是,他已经很醉了。“我想总有一天,”他说,“你
      得找出你想要去的地方。随后你非开步走去不可。不过你最好马上开步走。你决不能再浪费
      一分钟时间了。尤其是你。”

      我点了点头,因为他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可不太清楚他在讲些什么。我倒是挺有把
      握懂得他的意思,不过我当时并不太清楚他在讲些什么。我实在他妈的太疲倦了。

      “我不愿意跟你说这话,”他说,“可我想,你一旦弄清楚了自己要往哪儿走,你的第
      一步就应该是在学校里用功。你非这样做不可。你是个学生——不管愿意也好,不愿意也
      好。你应该爱上学问。而且我想,你一旦经受了所有的维纳斯先生和他们的‘口头表达’课
      的考验,你就会发现——”“是文孙先生,”我说。他要说的是所有的文孙先生,并不是所
      有的维纳斯先生。可我不该打断他的话。

    • Nana 说到:

      令狐,原文在这里。

      我大概分段不慎,让你有些误解。

  4. SING 说到:

    one week ago,i knew the name of this book above from your blog… and i went back to library try to check it out…i found it, that was a chinese version. two days later,and i don’t really like the translation in Chinese, then i found the other copy on the shelf at English Fiction Section. I just started reading his book. like at the same time, I heard the news about him.

    • Nana 说到:

      Sing,是的。我过去读过一些林语堂的书,有很多感受。我喜欢这个名字,觉得用做blog名字,相当好。就盗版了。。。

  5. stock 说到:

    这个小说。。。是我大学时在公共浴室前排队时开始看的,进到浴室后根本放不下来,坐在更衣室里一直看完。雾气,周围急匆匆占衣柜的人都那么超现实,好像我是从书里穿越到了一个错误的时代。看完这个接着看CATCH 22,大半年过得恍恍惚惚的。

    • Nana 说到:

      呵,是啊,要不说,刺杀John Lennon的那个人,就是这么晕晕乎乎的。这本书,等于间接地杀掉了John Lennon.

  6. Nana 说到:

    Bozeman,是这一本哪。我有英文版的,你要就发给你。在Amazon买东西老是为凑够25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