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个接头暗号

在公元二零零一年附近,稻壳出了一本书,名字叫《流氓的歌舞》,不久就被盗版了。绿妖告诉稻壳,看到《流氓的歌舞》被署名为韩寒在地摊上买。那时候韩寒似乎还是个少年人,因其特立独行的退学写小说行为被少数中国人知道。文学青年都在藐视韩寒,听到稻壳被盗版为韩寒的消息只是莞尔,清晰的笑声掠过耳旁。

稻壳是那个时代,模仿王小波的文学青年大军中的佼佼者。

王小波死于九七年的这个季节,当时社会颇为轰动。一个旧友在中关村卖配件,说海龙已经人手一本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要不然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听说后,马不停蹄骑车去了风入松,买齐了他所有的书,搬回宿舍床头日日夜夜阅读。

惊为天人。

全社会都在读王小波,报纸都在介绍他,网络都在转载他,文学青年都在模仿他。他的行文风格和文笔,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是写作复兴的百慕大,成也小波败也小波。

媒体在簇拥着谈论王小波,但很多主流作家保持沉默。
“现在他已经这么热闹了,我就不说了吧!”――王朔这样说。
“王小波的东西我没怎么看过,就别在他的忌辰胡说了吧”――刘庆邦、梁晓声、刘震云、格非、毕飞宇表示了这个意思。
“确实没看过,不能乱说。”――文学家方恨少是这样说的。

九七年互联网刚刚出现,人们正为这个新鲜玩意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终于有一个媒介可以自由的,匿名地发表言论,终于可以与世界共享心声。到公元二零一一年,这碰了一地伤心敏感词的年代,我们躲避着言语中的地雷和暗礁,媒体小心翼翼地绕道民国和大清国去批判国民党的腐败。当意见表达趋于婉转的时刻,人们恐怕无法想像,在九七年,连陆肆居然都不是敏感词。王小波的作品,亡灵一般抵御着《中国可以说不》的入侵。交战的双方气宇轩昂,战果丰硕。

我如今像一副老朽,捻着灰白的鬓发回忆:“那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王小波从天而降,以他与众不同的语法,他的黑色幽默,引导着网民,开启时事评论和自由意志的先河。如果他不死,就没有办法获得当年那样的关注,就没有网络文学那一年的狂欢。王小波死得其所。

如果我看过《黄金时代》,无法不记得陈清扬,无法不记得这样一段博大与深情:

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撩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全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那是我的真实罪孽,是我们敦了许多年的伟大友谊,在每年四月的时候被高高挂在枝头缅怀。

十四年过去了,每年都有一个纪念日,让我们想起他。我从王小波开始看卡尔维诺,看罗素和杜拉斯。王小波是个接头暗号,是我们在人群中辨识身份的手势,我们不约而同地奔向他,然后相遇。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二, 04月 12th, 2011 at 2:04 am and is filed under 听说读写.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29 Responses to “王小波是个接头暗号”

  1. Red Sox 说到:

    陈清扬那段,也是我对王晓波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我不懂文学,不敢跟你们文学青年谈文学。

    不过这么一段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文字里,既没有与众不同的语法,也没有黑色幽默,也没有时事评论和自由意志。

    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不管以什么形式表达,它们能触动人类感情的东西,都是共通的。

    • Nana 说到:

      不能凭一句话就推测出一个人的写作风格。你这个和方恨少所抱持的意见方式类似,只不过结局相反。

      • Red Sox 说到:

        果然我们文盲和你们文青说不到一块去啊,咱俩说的是两回事儿。

        • Nana 说到:

          不是说我喜欢他的幽默感他就必须每句话都逗乐呀。

          写诗一行就够了。I’m nobody! –Who are you.

          把这两段放在整个小说的大环境中去,才会觉得好。

  2. xiaobao 说到:

    如果我诚实说我没看过王小波,估计大家伙都笑嘻了。

    • Nana 说到:

      没看过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在一起。

      • xiaobao 说到:

        我再诚实的说,普遍人都赶着很喜欢的东西,都说好的东西,都在起哄的一切,我就是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想要了解知道。。。呜呼,我这只妖怪难道就是这样练成的么。。。哈哈。。。

        • Nana 说到:

          人普遍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不好的。

          给普通人提供你以为好的东西,并且让大家为之疯狂。
          这样的人是大师级的。

  3. long2 说到:

    rs说自己不是文青,大家都哭了。。。

  4. 小猩猩 说到:

    “确实没看过,不能乱说。”――文学家(+独立影评人)方恨少是这样说的。

  5. 象风吹过 说到:

    RS不是文学家?大家都哭了,队长的大作什么时候给俺看看啊

  6. 赵建国 说到:

    我看了时代三部曲后,感叹,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然后伤心,觉得以后小说更没法写了,然后又看了黑铁时代,又感叹,原来还可以这么写。

    • Nana 说到:

      中文作家里面,称得上“原来还可以这样写”的真的不多。

      我没看过黑铁时代,要去补上这一课。

  7. 何永贵 说到:

    王小波的作品我就看过一点,两三个片段吧,我认为他只写了一样东西,虐恋,其他的是副产品

    • Nana 说到:

      内容不多,你如果想看,几天就看过来了。

      你和方恨少看王小波,与我看村上春树是相同的,盲人摸象。
      感觉也许狠难客观和正确。

  8. 行走的鸽子 说到:

    九八年冻人不冻地的时候,我看了《沉默的大多数》,很喜欢,就去书店但是已经售完,后来跟借书的人买了,他问我是否介意封面脱落,我担心他割爱不好意思,他说没事书店说过几天就有了。后来又找了小说来看,还是盗版的。再后来一不留神还看了他的剧本改编的电影。
    最喜欢的还是《沉默的大多数》,一直放在枕边好多年。
    心情好的时候看,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喜欢看,每每笑出声来。
    这些年书来来去去,只有这本没有封面的书一直留着。
    可能因为篇幅短吧,小的时候喜欢看小说看长篇,不爱才俯身一抬头就没有了,大了就爱短篇了甚至短句。
    当然吸引人的还有语言。第一次知道了惊艳。
    不过最爱的还是王小波深入浅出的说事,轻描淡写的看似很家常,最见功力。

  9. 行走的鸽子 说到:

    哦,忘了说,王小波不是接头暗号吧,他更像标杆。
    特别是这以后的那几年,各种BALABALA出现,你还愿意他是接头暗号么。当然如果是现在芭拉更多。
    对了,以前深圳街头有个饭馆,左右各立两个人高的灯箱,左边写着接头暗号,右边写着麻辣龙虾。

    • Nana 说到:

      你所说:王小波深入浅出的说事,轻描淡写的看似很家常,最见功力。
      这一点可能正是有些人不喜欢的地方,也许觉得絮叨,也许觉得平常,不得要领。他与李银河那些东西比较诡异。接头暗号也是李银河曾经用语。

      我想,我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正确的年龄,一个正确的地点,开始看他的文章,因此爱上的。时间空间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判断吧。

      接头暗号,北京的簋街有这样一个餐厅,也是卖麻小的,我们曾经半夜三点,在别处喝够吃够,又跑到这里吃了一顿。那个时候了,居然还有人抱着吉他转进来让我们点歌,唱一首十块钱的样子。我们点了什么也忘记了,反正很多人都一起唱了。然后我送一个人回家,天已经蒙蒙亮了,望着他的背影,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他家的楼门口,踢翻了路边的好几把椅子。我才掉头回去。

      • 嗯哼 说到:

        杨葵出的两本书《过得去》和《百家姓》都有这点意思。以前王佩写的村庄的故事也挺喜欢。

  10. 欣燃 说到:

    读王小波是在02年,那时不太懂《黄金时代》为何要用那样的笔触,不懂为何他们承认了,那群人反而没了“斗破鞋”的可能(乐趣)。不懂。
    Nana上面摘的那段话,那时很是难忘的。因为傻傻想,表示爱怜的方式有多少种。。。
    那时不懂70时代与90时代,到现在也不懂得。只读到《绿毛水怪》时,看得自己拍大腿。后来看到无数人以小波先生“拥趸”的身份以“爱情小说”来评价《绿毛水怪》的时候,我在虚空里用头替小波先生撞了无数次墙,认真的。
    另外,欣燃连文盲都算不上的,看RS的结论,很是赞同了一下,说得是。
    心中耿耿于怀的,是对于RS先生这半年一直致力于“独立观影人”事业,只看不评。。。。

  11. 欣燃 说到:

    “王小波的作品,亡灵一般抵御着《中国可以说不》的入侵。交战的双方气宇轩昂,战果丰硕。”不懂,想象着。
    97年的小波,又想到2010年《让子弹飞》,姜文说,自己还站着。心里不禁幻想啊幻想,在阴阳界间,两位性格可能迥异,但又能对上暗号的大佬若是能相见,该是怎样……

    • Nana 说到:

      欣燃,与王小波同时期,还有一本著名的书,叫做《中国可以说不》。

      这是当时文化节的两件大事。

      RS老师现在境界升华了,到处找《山楂树》呢。

  12. 工玉 说到:

    1997,我的大学,一起走过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