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生活记录 Category

纯纯的爱

Sep 15th, 2012 Posted in 听说读写, 生活记录 | 25 comments »

忘了是去年还是前年夏天,我去airy家里住,彼时他刚去大陆。airy的老婆Sandra大概怕她在家我住的不自在,就回了娘家,把整个豪豪居和车钥匙留给我。她家里除了一整面墙奢侈的书,还有一个很高级的模糊逻辑洗衣机,通过狭窄的厨房即可抵达。

我第一天到,只有几件脏衣服丢进去,水却不小心放了一大缸,只听流水在没有衣服的牵绊之下,被电机带动出漩涡,哗哗作响。

《冬春的日子》里。喻红让刘小东去修洗衣机,airy想起老婆让他晾衣服,因而觉得二者仿佛心有七七。我在airy家的阳台上,把他老婆晾干烫好的衬衣一件件地拿下来时,发现每一件衬衣的袖口上,都绣着精致的Airy Huang.

以前一直认为在袖口写名字这种傻事,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才干得出。因此觉得airy也立刻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如果见面,定会使劲恭喜他一番。但airy一定会为此辩解:“这是制服的一种啦,你看每个国中生高中生胸前不都是绣有名字吗?还编了号码咧。”

穿精致的衬衣,做一杯醇香的拿铁,看满墙的书,有品位的车子,带二楼的房子,是否就是寒窗二十载,漏夜苦读,拼命打工想要达成的目标?如此真的要恭喜airy,这些你都有了。再去看喻红和刘小东的屌丝岁月,是否恍如隔世呢?

在airy的青葱岁月中,除了个把高帅富呼啸而过,剩下大把的屌丝,大家无聊而顽皮,我是其中之一。大家常常在下班后,混在人潮中,把忠孝东路走九遍,只为了去饶河街夜市吃碗米粉。那时候,得到快乐是很容易的事,吃个东西,看个电影,大家一起做点坏事就行了。暗恋的女生午餐时递给airy一把勺子,都能让他高兴上一星期。

那时候我住在敦化南路旁边的一条小巷子里,屋里什么好玩都没有,除了电脑和一些打印的卡尔维诺,所以整天在各处游荡。airy终于泡到给他递勺子的女生,我们在仁爱圆环拍了些照片。圆环中间的岛屿上种满了花草,旁边是搭起来很矮小的木屋,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一堆玩具。airy抱着木马,在照片里看起来非常忧伤。

airy在仁爱圆环

airy在仁爱圆环

他把很多空闲的时间也用来画画,做了一个完全flash的网站来泡妞。里面的每个人头上都长了角,那时还不太红的蔡康永看中了这些怪兽,让airy给他画了一个网站。这几年消息传到了法国,YSL也推出了长着两只角的帽子,一顶卖几千块钱,而airy居然忘了为此申请专利,否则早就成功了。

多年前,airy曾经问我要不要买刘小东的画,他哥们不知道哪里搞来的,说一定会升值。那时要价七万美元。过不久刘小东去台湾,对着槟榔西施一通狂草,画了三天,那张画卖了一百万,还是美元。airy想,我的画,每张能卖台币一百万也是可以的。《冬春的日子》里,有着金鱼眼的刘小东,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刘小东成功了,以艺术的名义。airy觉得他也要成功,也要以艺术的名义。成功是什么意思,照王朔的话说,不就是挣几个臭钱让那些XX知道吗?

airy视金钱为粪土,娱乐至上。他把画停留在本子和facebook上,决定和网上著名的剑哥一起做一个网站,叫做野搜。我是因为和著名的IT记者聊过,才知道剑哥在业界这么有名,他的马甲就叫做“一剑浣春秋”。。。去野搜访问了一次之后,我善意地提醒他,在画面出来之前,一定要加上一句提示,“如果您现在办公室,请立刻按Ctrl+W。”翻译成中日英德法文循环播出。

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纯纯的爱。各种艺术,就是各种角度纯纯的爱。形而下的艺术,也是艺术。

airy,我祝你成功。

新的一年开始

Sep 5th, 2012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23 comments »
嘟嘟的Gorilla Class

嘟嘟的Gorilla Class汇报演出

Joey在二年级,和同桌的你

Joey在二年级,和同桌的你

嘟嘟是07年出生的,到8月底前满五周岁。按规定,就可以去镇上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了,美国叫Kindergarten。

早在年初的时候,镇上公立学校的教务处就来信,让到学校去一趟。我们这里的公立小学是不收费的,但免费的K只限半天班。全天班每个月要交400多块钱。所以教务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全天还是半天。半天从早上八点十五分开始,到中午十一点多下课,不在学校午餐。全天是下午两点四十五分放学。学校视报名情况,再决定各开几个班。

我们镇上人口很少,每年新生都是两到三个班。每班超过二十人的话,就要另开一个班或者被分到别的管片小学。我对老师说嘟嘟有个sibling,已经在这个学校,所以申请嘟嘟也上这个小学。老师说好,回去等通知吧。等来的通知却是被分到另外一个学校,我说,每天早上我不能在同一时间送两个小孩去两个不同的学校上学啊,结果又和学校交涉,学校说忘记他有sibling的事了,结果当然又给分回来了。

嘟嘟上的是全天班,在学前班乃至一二年级,除了艺术和体育,其他所有的课都由一个老师包办,每个老师永远教同一个年级。比如嘟嘟今年的老师,就是Joey曾经学前班的老师,那个批评过我的Ms. Simon. 再向上升一年级的话,全年级的学生再重新大洗牌,再等分三个班。Joey在学前班的两个好朋友,Henry和Jackson,很幸运,一直到二年纪,都和他在同一个班。但和Michael上一年级就分开了,这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课后经常一起玩,也不影响我和他外婆Carol的友谊,我们也经常一起玩和聊天。Carol的妹妹,曾经住过我们现在住的房子。Carol这样叫做旧地重游。

镇上很多人都是住了很多年的老居民,比如Michael的外婆,就是本镇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的,当然,Michael的妈妈也是。Joey的同学,好多爸爸妈妈都曾经是同学。嘟嘟现在班上的同学,他们的哥哥姐姐,都曾经和Joey一个班。如果我们一直在这里住下去的话,Joey可能就娶了某个黑眼睛的姑娘,然后生了小孩也去做Ms. Simon的学生。

因为人口少,地方小,离学校才一英里,所以没有校车。Joey迄今为止只坐过两次校车,就是全班一起去郊游,field trip,去Concord那边的农场。我问Joey坐校车好玩不好玩,他激动地说,妈妈你知道吗?校车的椅子上没有安全带!

想我小时候和同学去郊游,学校租来大公共汽车,坐不下就只好站着,我都主动要求坐地上,因为这样可以几个人玩牌。那时候都去颐和园什么的,觉得比现在的天津还远。

上个星期二下午,是嘟嘟第一天visit school,我和Joey都去了。同学们的爸爸妈妈也都去了,甚至还有爷爷奶奶。Ms. Simon看到每一个小朋友都要猜他们的名字,猜不出她就要小朋友提醒她第一个字母,然后大概就记得了。其实他们班只有二十个人。嘟嘟还比较好记,因为亚裔的就只有他一个。

接下来的程序也和Joey以前一样,发了一张checklist,上面写着一些题目,在教室里找一个长方形,找衣架,找日历,找老师的桌子,这些Joey都门清,像一个真正的老鸟一样,在人群里穿来穿去,然后拿起嘟嘟的纸和蜡笔,说“嘟嘟看好,这就是Calendar。”,再在日历后面画个叉。别的小朋友都没开始,嘟嘟已经就差最后一题了。Joey说,嘟嘟,你要找一个新的朋友,这个你自己来吧,我没法帮你了。

嘟嘟很茫然的样子,说怎么找。。。我说就找离你最近的吧,你过去和他说你自己叫什么名字,然后nice to meet you,问他叫什么就行了。嘟嘟就对着一个小朋友很小声地说说how are you, 可他根本没听到。我就只好蹲下来,告诉他这是Jonathan,然后问他的名字。他爸爸说叫Aiden。

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两年前,牵着Joey的小手,穿过学校的空地,来到这个房间的样子。

那天也是下午,Joey拿到了和今天一样的checklist,到找朋友这一个环节,我们找到离他最近的小朋友,爸爸说,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Aiden。

过了一年,到暑假,Aiden要和全家搬去了宾夕法尼亚,我们要回国,临走收到了一个Aiden生日party的邀请,也没有去。那样一别,都不知道今生是否可以再见。

那天下午答完所有的题目,跟着校长在学校转了一圈,小孩子们就都去操场玩了。嘟嘟小声地问我,今天能不能和Aiden有一个play-date,我说以后吧,有很多时间呢。他就又问,“能不能和Luka have 一个 play-date?”我说Luka现在可能也忙着呢。

Luka是嘟嘟在幼儿园最好的朋友,可他的幼儿园在另外一个town,那些小朋友也该上K了吧。嘟嘟一直记得Luka,可Joey已经把他在幼儿园的那两个好朋友Ryan和Colin忘记了。Joey老和Colin打架,嘟嘟在幼儿园和Colin的弟弟James一个班。他们也不怎么一起玩。

嘟嘟现在这个班,也有个Michael,说不定他们也会变成好朋友呢。

为人民服务

Sep 2nd, 2012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20 comments »

连续三个月的Homedepot的kids workshop,我都穿了同一件T-shirt去。就是这件在秀水街买的奥巴马,每次都有人问我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serve the people,但又觉得没有尽兴,无法翻译出来那种恢宏的气度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于是第二次我就补充说,这可是毛的名言,那老太太回应的笑容有点空洞。

今天有一个中年男子又走过来问我,这个的意思是不是说奥巴马是一个共产党人(或者说共产主义者,他说的是communist)?我说是这个意思吧。他很重地点点头,一字一字地说:You are correct. (你是对的。),然后严肃地走开了。

Obama

为人民服务

夏天,Cape Cod, 长岛

Aug 30th, 2012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4 comments »

夏天这么快就要过去了,去了很多地方。

接下来要计划去北边看红叶的事了。

事关宪法第二修正案

Aug 27th, 2012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48 comments »

帝国大厦发生枪击案的时候,我正开着灰太狼带着黑发的妞在第五大道狂奔,和Peter约的时间已经迟到了,他在49街的洛克菲勒中心楼下焦急地等我,车行缓慢,到处都是人。911也是在这个钟点发生,那天也有很蓝的天和很大的太阳,所谓光天化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有两个人在十几条街外死于枪下,警察误伤了八个人,而我对此一无所知如约抵达,看到Peter在对我招手,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不,没听广播,车里放的音乐,还是昨天经过华盛顿广场时缅怀的Bob Dylan.

人离危险曾经如此之近,也可以如此之远。

除非帝国大厦倒了,否则枪击案就是在另一个世界发生,对五百米外的我来说,那只是旅馆房间,每天早上塞进来的报纸的头条而已。

出了林肯隧道,前往一个离amigo很近的地方,他家还有十几条枪,不知道藏在哪里。

短时间出去,我家都不会锁门的。amigo出门会不会锁门呢?他家的枪被偷了怎么办?

我家可没有枪。

丹佛枪击案之后,新闻说美国民众买枪的意愿提高了57%。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维护人民拥有枪支的权利,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我是中国人,以我在中国生活的经验,认为枪支保护不了自己,也保护不了民主权利,这根本不是选项之一,我们不需要保护自己,早把一切交给党了。有氰化钾的高官太太都被判了死刑,高呼法律尊重人权。让我这种人手里有枪,只可能干掉自己。中国不需要民众有枪。

可我在美国生活,这个地方太危险了。

电影《A few good men》里面,中校盛装打扮,吞枪自杀的仪式,甚为优美难忘。那是改变案情的一个重大线索,要不然阿汤哥就只好靠爱上黛米摩尔,来制造高潮效果了。

You want the truth? You can’t handle the truth!

血淋淋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死于枪下。即便我从不看午夜场,对超我车按我喇叭的人保持冷静,从不围观打架,不进锡克教的庙宇,住在每年最严重治安案件只是怪黍熟尾随少女的小镇,但还是非常有可能开车横行到第五大道,还是会去人多的超市抢购便宜的走地鸡鸡蛋(这三个字好怪呀)。

咱刚受了北京暴雨的启发,买了能敲破车窗玻璃的钥匙链,钥匙上还有很多东西,没地方放手枪了。我多少年没系过皮带,难道现在又要买一支枪挂在腰间吗?那样看起来会不会很威?要买双什么样的鞋子去配手枪的款式?马丁靴的1460那款如何?还能每天穿裙子吗?如果警察临检到我,我是不是需要立刻把枪遮住以免他多心?或者直接老实亮手枪给他看?那样他会不会更怀疑我当场把我击毙顺便捎带了8个路人?

唉,能持有枪支,真是一件麻烦事。

想来想去,倾向于两个字,拉倒,别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