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生活记录 Category

我代表人民…

Aug 2nd, 2011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37 comments »
我代表人民...

...祝你生日快乐...

七月二十六日晴

Jul 27th, 2011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2 comments »

那么蓝在七月初的那场谣言中对我说,他们说的都不对,实际上是七月二十六号。我说,啊?你怎么知道?他喝光了杯中的牛二八,缓缓地说,早就这么定了。

虽然他肩负稍微特殊的身份,我也根本不信,但我把这事告诉方恨少了。现在距离七月二十七号还有十六分钟,什么都还没有发生。方恨少傍晚给我打电话,说他信了我,跟人打赌了,这马上要输掉六亿多,让我还钱。我说你无良,居然还坐高铁,去,你自己爱怎么死就怎么死。

本来我往返京津,也坐过火车,但现在坚决不坐了。不是怕事故,而是不愿意给铁道部门送钱,坐火车也太麻烦,从我家出门,到天津,开车一个红绿灯都没有,而那个29分钟的动车,行到300多公里时速,我不要以肉身,去测量车辆飞出时的角度。在高铁通车的第一天,我就说,要出问题,不要坐。

All these things are to be answered for.

所有这一切都是要还的,那些爱马仕的包包玛莎拉地的跑车,都是要还的。利益集团环环相扣,盘根错节,上面动不了,那就从下面松动,从人肉血偿开始。如果不是这一次,也是下一次。这一天总会来的。

大家都抵制,那么动车追尾还债的,就不一定是老百姓。可惜方恨少没有这个觉悟。

那么蓝说是两三年,许许说要更久。谁知道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二十天

Jul 25th, 2011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30 comments »

在过去的二十天时间里,我每天九点四十分准时去体校游泳班报道,没有缺过任何一次课,哆哆嗦嗦下水,呼哧呼哧练习,终于在昨天考过深水合格证了。这真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

昨天我游啊游啊,蛙泳游了池子三个来回,一百五十米,没休息一次,累个半死。终于,教练说行了,通过,交一张照片三十块钱来。有这个证,以后我就可以在任何游泳池的深水区游了。就像考到了驾照,可以上路了。那些没有驾照的,虽然也能开车,但最多开电动自行车。。。

不仅如此,我还学会了游仰泳。第一次练绑着浮漂,教练说,走。我说不行教练,我会躺到池子底下淹死的。估计那时候教练很想把我踹走,但他只是微笑地摇头,说,不会的,走吧。我就鱼一样地踢着腿仰着走了。仰泳真舒服,也不用换气,也不用戴蛙镜,就躺在水面踢踢腿,划拉几下一会儿就到对岸了,特快,还一点都不累,太酷了。

我还学会了站在池子底下。人在水里确实会淹死,但我们这种会游泳的(嗯。。。)沉下去还真不太容易,所以,站在两米深的水底感受水压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我在打字的时候一想那种感觉,脑袋就会嗡的一声,好像被水包围。为了不浮上去,我只能像董存瑞举着炸药包似的,向上推着泳道的分割线,脚才能站到池子底下,然后和刘洋挥手,因为通常都我们俩是喊了一二三一起下去的。

就像这样。

站着的我

刘洋是我们班年龄和我最接近的女孩,也是我在班里最好的朋友,十一岁,开学该上六年级了,就住我们家旁边的楼。她一米六八,练田径的,身材特别好,长得又漂亮,在水里像一颗黑珍珠,两天就学会蛙泳的天才儿童。一到休息时间,她就叽叽咕咕和我说好多悄悄话,基本上都是说教练的坏话,当然,我也说过。。。我对刘洋说,“你知道吗?咱教练可以一边游泳一边抽烟!”刘洋不信,就去问教练来着。。。

两个教练也真年轻。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九。。。十八岁的今年就要去清华念书了。他说,我不是考上的,我是靠游泳上的,学土木工程。他问我这东西学了有没有用,我说我也不知道,不过你将来可能会很有钱,因为土木工程大概算是房地产吧。十九岁的那个教练特酷,休息的时候他玩iPhone上的游戏,很难的关过了,就对围观的几个小不点儿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厉害吗?那些小不点就说,不知道。他就说,因为我是你们的教练呀。。。摇头晃脑地,声音拖的老长。我们和教练还约了好几次,要去吃海底捞,结果都被这事那事耽误,只能推到下月了。

我和那些小孩关系也都不错。他们在水里或岸上遇到我,能腾出手来的都在招手叫阿姨,特别有礼貌,我就一个一个答应。宣萱是个小胖子,傻乎乎的叫姐姐这个那个的,我严肃地提醒她,要叫阿姨。后来她妈妈在外面叫我姐姐,她还问我,为什么她妈妈可以叫我姐姐,而她不能。。。

那些小孩谁有点进步也来告诉我,喝了游泳池的水也赶紧来说,张悦言连他姥姥早晨给他家邻居几个鸡蛋都告诉我了,谁在水里拣到东西也拿来给我,上厕所的张家玉每次还要让我给拉泳衣拉锁,大家打打闹闹,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刚刚刘洋给我发短信,还问我,你干嘛呢,我想你了。

想想我将要十天看不到他们,再回去游泳班,不知道哪几个小孩从此不学了,也就开始想念他们。

也许有的小孩离开,今生就再也不会看到了。

不过,有机会遇到他们,我很高兴。

河宽五十米

Jul 10th, 2011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72 comments »

有一种测量距离的方式,叫做光年,光使劲跑,一年跑多远。还有一种测量游泳能力的方式,叫做河宽。人掉到多宽的河里可以不被淹死,这个河宽除以二,就是人能够游的最大距离。就在五天前的早晨,我的河宽还是五米,短短五天,我的河宽就变成了五十米。这件事的发生实在太过离奇,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爸爸前些天开会时候,遇到一个人,说他的小外孙女去年从北卡回京,参加了游泳班,用三十天从完全不会游泳,到拿下了深水合格证。这件事给我巨大的鼓励,我决定带那俩小子去报名游泳。报名处的老师不收嘟嘟,说四岁小孩太小,不好教,好说歹说人家才收下了。

他们开始学的那几天,游泳成了每天晚上的噩梦。睡觉前只要想起第二天早晨要去学游泳,他们就开始发愁,纷纷说,妈妈我们不想游泳了。我说,你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学会了以后再也不去了,另一个选择是学会了以后还要天天去游泳。Joey想了一下说,那我还是选第一,学会了以后我就再也不去游了,妈妈,那里的水好冷啊。嘟嘟则是想起来嘴就咧着要哭了,上课的时候总要求找妈妈。到三四天以后才好,每天上课就欢天喜地的去了。

游泳班离我家很近,开车不到一公里,步行不过十分钟。每期十天,每班十个左右小孩,两个教练。我就遇到了北卡女孩和她的妈妈。她们今年回来专门为了学蝶泳的。还有另外几个,都是六七岁的样子。嘟嘟是里面最小的。他们上课的时候,老师把游泳池的门都关起来,不许家长看。Joey每天的进步,都是他自己告诉我的。直到最后一天我才看到了他们的成果。

和在美国比,北京学游泳的进步,媲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美国Joey学了三期,每期八节课,历时半年多,结果就是俯身游二十五码,仰游二十五码,身上绑两片的浮漂,不会换气,所以一直在最初级的pike班,上面还有eel,star fish等等。而在北京,第一期的十天结束时,Joey已经可以不用任何浮漂,以标准的蛙泳姿势游上至少十几米,五十码左右。而且学会了换气。每天听他说学会了什么,我都会发自内心的WOW。Joey自己也很有成就感,也越来越喜欢游泳了。嘟嘟呢,基本上什么都不会,就是蝶泳腿和自由泳腿打的好,蛙泳姿势只会在床上做,每天在水里像一只小鸭子似的扑腾着玩,教练说嘟嘟是她们的开心果。我说玩就玩吧。

我是在六天前才决定要学游泳的。结果Joey已经上提高班了,我还在初级,呃,年级比他还低。我们班的教练姓呼延,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特厉害。班里面大概十个小孩,基本上都是7,8岁吧,身高是我的一半多点。

第一节课,教练给小朋友们绑浮漂,我的体重比他们都重,就决定给自己绑了俩,还帮助教练干活,给其他小朋友绑浮漂。那些小孩子都叫我阿姨长阿姨短的,真是很不好意思。教练让大家趴在漂浮板上踢蛙泳腿,我太高了,地方太小,都趴不下,只能自己横过来。踢了一会儿教练让大家排一队,把我叫到最前面,说,“你,先下去,大家跟着她学。”面对那一堆小孩,我下去吧,真怕冷,不下去吧,教练恐怕要踢我下去。得,一狠心,我就咚,下去了。水是真冷啊,冻得我使劲咬牙。教练还让我扒住岸边一点点挪,那些小孩学着我的样子下水,我们水里列了一队。然后就在水里踢腿了,收,翻,蹬,夹,四个动作。然后就头要扎进去了。

我这么多年学不会游泳,一个就是怕冷,一个就是头不敢放水里。这下全来了,要不说年纪大了学游泳就是好啊,我总不能像我们班那些小女孩一样哭吧。这面子说什么也不能丢,多冷多害怕我都没哭。可那些小孩就惨了,教练说,哭什么?一个小孩就说,“我怕淹死。”是害怕呀,这个游泳池最浅的地方一米九,我想着都眼前发黑。可教练特横,说,“你淹死了吗?你淹死一个我瞧瞧”。有的小孩说肚子疼的,有的说全身也不知道哪儿难受的,还有一个小孩都趴在岸上吐了起来。只要有哭的,教练就骂一顿,然后就让人家“不许哭,咽回去”或者“憋回去”。像我这么坚强的,就没几个!还有的小孩就爬上岸,说教练我不学了,转身就要走,教练说,“不许走,给我边上站着去。”真是凶的要命。要谁敢不听话头不往水里扎的,教练就抓住他两只手,说,憋气。然后一下子给按到水里再拎起来。我的妈呀。Joey的教练就没有这么凶,对嘟嘟更是宠爱,要碰到这个教练,第二天肯定说什么也不来了。昨天早晨我到了就发现有人吵架,原来是另外一个班的学生家长不干了,说教练批评她的孩子,非让教练赔礼道歉。我扒在岸边,不敢出声,默默地练踢腿,练了半个小时,又练呼气吸气,到第一节课下,也没搞清楚到底是吸气踢腿还是呼气踢腿了。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晚上睡觉,全身酸疼,眼镜闭上,眼前都是水,耳边都是咕嘟咕嘟吐泡泡的声音。很久没这种感觉了,上一次是二十年前,整天玩俄罗斯方块的时候,晚上闭眼,眼前就是各种形状的方块往下掉,下雨一样。

第二天,忍着胳膊疼我又来了,教练走过来,让我抱着浮漂离开岸边游。这虽然是游泳池的一小步,可是我的游泳事业一大步啊。想想我能在一个深不可测的池子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抱着一块板子游,这简直比淹死还可怕。可我就是这样在二十五米池里面游了最少二十个来回,非但一点都不觉得冷,而且头都扎到水里换气都体会全了。直到下课我都没有上过岸。

就这样游了两天半,到第四天的时候,我问教练说,能不能不用板子了,教练说,可以呀,手的动作就是这样这样,演示了一番,然后说,下去吧。我就又下去了。。。。。

这感觉我还记忆犹新,那种又害怕又兴奋的心情。脱离了束缚,又前路茫茫,只有用力划水,露头呼吸,再回去踢腿,不断向前。

比起来抱着板子游,这可是快多了,但也经常手忙脚乱,沉到水里,就看到蓝色的水和白色的瓷砖,泳池吸水口,想起来恰克帕拉尼克的重口味小说——《肠子》,心里发毛,就飞快憋气抓住岸边。这两天真喝了不少水。。。

现在我已经能够从这头游到那头了,大约二十五米。就是手臂特累,水的阻力真是太大了,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可是那种游泳自由而舒展的感觉,我就即将体会到了。

我现在还需要在腰上绑一个漂,教练说,有没有这个其实没差别,但我觉得有。这大概是我最后一个束缚了,冲破它,我就可以说,我也会游泳啦。河宽,五十米。

长江瘦的地方,以后咱也去畅游一下。

两岸合璧的经典之作——富春山居特展

Jul 1st, 2011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44 comments »

前些天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山水合璧特展,很喜欢,要大大鼓吹一番。

这个展览的由头,大概是来自首相温家宝去年在某次记者会发话,说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流落两岸,什么时候能够合璧展出。两岸学者于是纷纷行动,促成了这桩美事。

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去过八次也不止十次,有些东西永远在展出,比如余光中笔下精魂耿耿的翠玉白菜,实际个头很小,大白菜只有小油菜大小,却成了台北故宫的蒙娜丽莎,它旁边的东坡肉则是不折不扣的卢浮宫维纳斯女神。

据说中国旅行团去卢浮宫参观,导游只带去看三件东西,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和无头胜利女神,看过掉头就奔老佛爷购物,其他的什么展品都不看。大陆团在故宫也很多,每次那颗白菜周围都是汹涌的人潮,伴随着导游低语和众人的赞叹。而旁边的特展室往往空空荡荡。

故宫特展有一些貌似很枯燥,这倒不能怪那些导游,看进去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旅行团往往没时间。比如有一次展出清代与俄罗斯划定疆土和边界的一些使节文书,及绘制的地图,奏折等物。古代绘制的地图,样式与今天截然不同。我认识的人里面看过奏折的恐怕只有谭伯牛了。展出那些是真正的奏折,有大臣的印鉴,有皇帝的朱批。美丽的书法,读起来是何等享受。连篇累牍的蝇头小楷看下去,非但不会疲劳,反是有如赤城霞起啊,紫气东来,各种舒服。

台北故宫据说每三个月换一批展品,而展完所有的收藏,要数十年的时间,很惊人吧,在那个挖到一半空的山里,放了一九四九年国民党运去台湾的一百多万件文物。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感谢国民党,他们和那些起义农民及红卫兵不同,知道故宫无以计算的文物价值,并花巨款进行保护,否则在文革中,还不知道要被毁掉多少。

这次的富春山居特展声势浩大,我去的时候刚开展,门口还拉了队列,敬请等候。架势直追MFA前一段的chihuly展览,人也是绕着圈排队的。我怎么就那么爱看展览呢,一进去就被迷住了。

本次展有原本和摹本若干,一件一件说。

一,无用师卷

黄公望被今人封为元代四大画家之首,生活于距今八百年前。他活到八十岁的时候,把毕生富春游历,寄托与一幅山水画中,画了三年时间,在1350年终于成卷,此卷描绘的是富春山一带的秋天景色。黄公望信奉老庄哲学,自封为大痴道人,当时把这幅画送给了他的师弟无用禅师。这次展出的长卷就叫做《无用师卷》,是被火烧以后剩余的六米多长部分,众专家鉴定结果,此为真迹。

小时候学国画有四大技法,所谓勾皴点染。每个人都是一样画,但出来效果很不同。这无用师卷,笔法严谨中自有变化,近处的山水皴勾合度,远处以淡淡墨迹渲染,悠然意境,令人神往。其中的小桥,扁舟及垂钓渔翁又简单几笔,轻盈灵动,栩栩如生。黄大痴的画风对后面六百年的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他有本书,名字我忘记了,写山水本类似的,里面说过,画山要画三面山,画树要画四面枝叶,在这幅画中,尤其突出。请看大屏幕。。。

二,沈周卷

沈周卷

沈周卷

后来这幅画被名家辗转收藏,到了明成化年间,落到著名画家沈周手里,他请儿子拿去找人题字的时候,被这个人的儿子把画当掉了。沈周一个穷画家,没钱没势,赎不回来,郁闷之极,后来凭着惊人的记忆力,背临了一卷,还在末尾自跋了一段:“大痴翁此段山水殆天造地设,平生不见多作,作辍凡三年始成,笔迹墨华当与巨然乱真,其自识亦甚惜。此卷尝为余所藏,因请题於人遂为其子干没,其子後不能有,出以售人,馀贫又不能为直以复之,徒系於思耳!即其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远失真,临纸惘然。成化丁未中秋日,长洲沈周识。”

沈周临摹的这一卷,也同时在此展出,叫做《沈周卷》。这幅作品是全本临摹,所以真迹中被火烧掉的部分,可从沈周卷里面找到一些痕迹来比对。

沈周卷是凭记忆画的,前一段几乎分毫不差,后一段与原作有所不同。沈周的画风更加凝重庄严,他的山水是上色的,并且轮廓分明,这幅摹本保留原作的特点,又秉承沈周一贯画风,是绝对的致敬之作。仔细看完沈周卷,再读罢自题的跋,真是为他难过,这么有名的画家,穷到连画都赎不回来,硬是凭记忆重画,所谓“临纸惘然”之情,仿佛就在眼前。

三,剩山图的由来

剩山图

剩山图

然后这幅画继续在中国大地上游荡。明末,成画300年后,落到一位收藏家吴洪裕手里。吴先生大爱此画,逃难的时候,万贯家财都不带,只带了这幅画和一个和尚写的千字文真迹。后来他要死了,临终前让儿子把这幅《富春山居》和唐寅的一幅《高士图》给他殉葬。眼看着火苗烧起来,他就闭眼了。说时迟那时快,他侄子看他闭眼,就麻利儿地把这张画从火里给拎出来。可纸张实在太容易烧了,画的一部分已经没了,变成了两段。一段长的,六米多,就是今天展出的《无用师卷》。一卷短的,只有尺五六寸,取名《剩山图》,解放后被浙江美术馆好说歹说,此画拥有者吴湖帆先生的侄子还是谁,劝说他捐给了国家。现存浙江美术馆,成为镇馆之宝。这就是今天合璧特展的起源。

其实剩山图很小,高30公分宽50公分,就像小小台湾;无用师卷很大,就像大陆。今天所谓合璧,政治意义更加重大。两岸,就像统一了似的,大家凑合意淫一下。殊不知部分画卷已经被烧毁,纵然勉强合璧,中间还是重大鸿沟,无法衔接。说起来,意味岂不是更糟糕了?

四,子明卷

子明卷局部

子明卷局部

之后就是清朝了,乾隆皇帝附庸风雅那是出名的。在乾隆十年的时候,大臣进贡,他收了一幅富春山居图,他早知此画,欣喜若狂,认定是真迹。因题跋上有子明字样,所以取名为《子明卷》。

乾隆觉得自己字不错,喜欢四处“到此一游”,他对这幅画珍爱非常,自然时常下手,今儿一段明儿一段,高兴了还让大臣往上写。于是这幅画的留白处,被那些题字印章塞的密密麻麻。就这么爱慕了一年,翌年又有大臣从民间收一卷富春山居图,和子明卷几乎一样,只有题跋有明显的不同。大臣花了两千金,不知是什么计量单位,但对乾隆这位清朝首富来说,2000金,价钱太便宜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此画必定是假的。所以,本图只有一处大臣的题字,还写明是赝品云云。这就是今天被认定为真迹的《无用师卷》,好歹逃过了乾隆的黑手。不过,乾隆也许知道自己错爱了仿品,只是碍于面子不说罢了。

无用师卷题

无用师卷题

五,多媒体卷

在故宫一楼,还有一个巨大的展室,展出了无用师卷和剩山图合璧的大屏幕。和上海世博的清明上河图类似,变化的,还可以与观众互动。大约有五十米长,场景不停变幻,还有晴天雨天,雨天山间云雾缭绕,转眼天晴,水上落一只蝴蝶,观众可以掬水起来,对着划船的小人大声吆喝,那个划船的小人就会对你挥手。

原作只有三十厘米高,这个屏幕高要两米多,Jura说,任何作品放到两米以上都有了与生俱来的震撼力,这幅也差不多。看起来很有气势,设计也别出心裁,就把它叫作多媒体卷吧。

出名的还有张宏卷,王翚卷等等。有些没有展出,这些摹本现在都价值连城,记得1975年谁临摹的一张仿品都卖了一百多万元人民币。故宫商店卖印刷的原作大小纺品,38000新台币,真是好贵。其实,要有机会,去看看就行了。然后回来像我一样,仔细回忆一番,好像又去过一次似的。如果再写下来,让更多的人觉得好像也看到了似的,就更美妙了。。。

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ch_04.html
故宫临仿本说明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6/18/7096918_0.shtml
羊城晚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