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生活记录 Category

四月的旅行

May 12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62 comments »

马达在杭州久居,他总是说,我村生活太艰苦了。因此带领我们离开杭州,到更艰苦的地方去了。

我们旅行所乘坐的那辆车,一定要说上一说。那是一辆不知道多久前的金杯。里程表是坏的,速度表是坏的,停在坡上的时候,要挂在一档上,因为手刹是坏的。但发动机整个换过,由马达一手打造。车是加高的款式。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车里面,站起来。车厢内,前后都在加高的地方打了隔断,变成前后两个壁橱,里面摆放着各种旅行用的工具,衣服,帐篷,包,手电,自热米饭,绳子等等,类似地震逃生用品。急刹车时,后面壁橱里的东西会掉下来,加油时,前面的东西会掉下来。路太颠簸的时候,前后都会掉东西下来。我们必须把它们绑得很结实,以免被砸到头。

不知道马达家总共有多少辆车,反正每次我坐到的车都不一样。他自己上路,只有很小的一包东西,还不如小学生的书包大。我却拿了一个大箱子,被大家从头嘲笑到尾。所有人里,只有我和马达可以开手动车,马达却说我开不动这车,没有助力,后来一路都是他自己开。

车窗户用胶布贴上边缘,一圈墨绿色的窗帘,用来防晒,因为马达开这个车上过青藏高原。滑动门打开,后面有两排座椅,总共能坐八个人。座椅和驾驶舱中间,有广阔的空间,放了大家的箱子,好几个马扎,暖凳,我们一路上搜罗来的各种宝贝,炉子,水壶,零食的箱子,音箱,大屏幕上面蒙了一个小被子,以及大家的电脑。每次下车,大家都纷纷往被子里藏各种东西,以免车被抢劫。

为了方便上网,马达在车上装了一个无线路由器,能够在一百米外接收到无线信号,破译别人家的路由器密码。但不需要,因为我们既有联通的3G上网卡,也有移动的,往路由器上一插,马达开车时,原理上所有wifi设备都能上网。但我在路上时,很不喜欢看电脑,也不喜欢在恶劣的环境下打字,连email几乎都不看。特别是在车上,会头晕。

同行一共五人。

前排是马达和大橘子。马达开车很专心,很少说话。大橘子后来就固定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一边google地图,一边给马达指路,车里的GPS偶尔没有信号,围观群众还是认为google地图更靠谱。

我与方恨少和RS,坐在中间的座位上。方恨少一路都在看电子书,卡波特的《冷血》,RS就看Google Reader。如果谁说起来林志玲的盐水袋破掉,方恨少就立刻上网找出一堆旧新闻来,给大家念,以学术的名义。或者在QQ群里面,找天使或小妖,小夏聊天,或者开心网,百度,这些。

这次旅行是从QQ群里面集结的,比预计的人数要少。这样也有好处,如果想,总有人可以躺在座椅上面睡觉。虽然旅行的距离不长,但每天也要有几个小时在车上。除了看电脑,就是说话,唱歌,或者睡觉,沉默。

唱歌总是发生在夜幕降临之前,找饭店的路上。除了最后一天,平均每天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找到一个能住的旅馆了。头几天唱歌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说大家,其实就是后排的三个。大橘子偶尔加入我们,唱些一无所有的老歌。RS会唱很多粤语歌,号称是他的母语。方恨少则会唱各种国语歌,新的,旧的,特别旧的。我能记得些女歌手,他们不一定会。有的时候大家一起唱歌,有的时候分别唱,有的时候两个两个。各种组合。

后面两天唱歌的时候,我们三个开始剪刀石头布,北京的叫法,是cei4钉壳。三个人如果一共出两种,剪刀或石头,总有一个到两个人会输,输的唱歌。就这样玩到,我们觉得所有会唱的歌,都已经唱过了,再使劲,又能想出一些还会唱的。方恨少博闻强记,歌词张口就来,唱的也动听。大家实在想不出可唱的了,就重复前两天唱过的,然后就又想出来一些。就这样唱了很多天。

旅行除了走路,就是吃住玩。

每天住的地方,都是随机找的。出去的一天晚上,要和大橘子在义乌会合。马达为了避免让橘子等到烦,就让他先去找住处。马达说,我们不要便宜的,我们要最便宜的。大橘子找了很久回来汇报,说是一个叫什么168的快捷酒店还可以,不过超过标准了,每房间168元。马达哈哈笑了,你这个书呆子,真实诚,就是它了。

乡下住的地方都出人意外的干净,也都有浴室,看起来不错。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婺源的鱼塘人家。那是有六个小院子的一个旅店。话说某兵部尚书,娶了六房大小太太,每位太太一个院子,院子里面有鱼塘,有茶桌和茶凳,有古色古香的客厅,有门口都是修竹的房间。那晚,我在三太太的房间睡着了,不知道他们几个在外面,和那位长得颇像赵薇的姑娘,喝茶聊天到几点。

某些早晨我可以早起,也有胃口吃早餐。其他人都在睡觉,我和方恨少便出去,吃些有的没的,算是对胃有个交代。某些早晨我也睡懒觉,方恨少就自己出去,搭讪了一圈当地人,纷纷要卖给他宝剑什么的,他往往就空手回来。如果是我,估计会拎小半麻袋全无一用的废物回来。有时大橘子也自己跑出去,我不知道他都去什么地方,只要对方女生出马,橘子估计就会拎回一些东西。

在宏村的时候,清晨就已经有集市了,那条小街颇为热闹。早晨的摊贩不如夜晚的爱吆喝,卖的也都是没咸没淡的物件,便宜是真便宜。一只弹弓,没怎么砍价就要到三元,前一天大橘子刚五元买过。于是我们便买了一只回去,想羞辱他。谁知,他的就已经丢了,只好把这只奉送。大橘子一路上捡了石子,和马达两个人,不时在车里停下来打个鸟,照着田里的牛猛一阵瞄准,乐的什么似的。

我也在宏村买了件布衣。本来只想试试看的,穿上后方恨少说很赞,三十元就买下来了。袖口挽白边,很像叶问,还有俩口袋,放个零钱,也方便。

乡下卖的东西,和城里差不多。平时买最多的就是水,阿萨姆奶茶,咖啡,午后红茶,这些都有。在龙泉看到和路雪,我就想要吃,按方恨少的话说,就是公主病又犯了。

这条路线马达走过很多次,哪里有什么吃的他都门清,后果就是,我们每天的伙食就一会儿是王八一会儿是泥鳅,各种土鸡土鸭,河鱼河虾,有一次还吃到獐子肉。

他们都说旅途中吃的最好的一餐,是在一个福建的村子里,村委会把祠堂翻修,摆了几桌菜卖些野味。那里还是一些古装戏的外景地。我倒是不太记得吃了些什么,吃过就请RS出去帮我拍照,我喜欢那里的水车和修竹。总要贴点照片的,这张含蓄些。

Nana

除了山里的青菜,吃最多的就是各种笋,南方正是出笋的季节,新鲜的笋,干的笋。在路边泡茶的时候,甚至折下来过新鲜的竹子,表皮是碧绿的颜色,连翠玉也没有这么鲜嫩,看到眼睛会觉得很舒服。

过了浙江安昌,我们去到一个地方叫新昌还是什么,很深的山里面,云雾缭绕。马达带我们到农民家里买新茶,他说现在市场上的龙井都是这里的,价钱也就是外面的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看,中间商盘剥消费者和茶农多么狠。茶农把各种茶都泡了给我们喝,他们懂得茶的都说很好很好,我不懂也喝得出来,明前的茶很好很清新。

经过武夷山的时候,我们走进村子里面买过岩茶。今年冷,新茶还没有做好,但毛茶已经出了。所谓毛茶,和毛片一样,还差最后一道工序。自己在家喝喝,没问题,茶味香甜。那位茶农姓杨,带我们去看他家的20多亩茶树。在茶山上,眺望无边的茶园,就想起那一句:

千年后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那广阔,青翠的丘陵地,一畦一畦的茶树,排得整整齐齐。杨兄望着他的土地,黑红色的脸,就微微的舒展开。

旅行中发生的事情很多,我没法把它们一件一桩的记下来。钱钟书说:长期艰难的旅行,最能体验出一个人的品性。我们直到分别都依依不舍,倒不是因为旅行不够艰难,而是因为我们在一个正确的时间,选择了一些正确的人,我们一起出去。至于我们去过哪里,倒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在路上,在一起。

春风沉醉的夜晚

May 12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4 comments »

刚回来不久,一个伟大的计划酝酿中。。。。。。

以上都是废话,测试发帖显示在首页的时间,现在是凌晨3点47分的北京。

测试结果,凌晨3点50分可见。

杭州,三日

May 9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26 comments »

上一次去杭州是十几年前,从苏州坐了一夜的船,早上到的时候,杭州正是夏天。和我同行的人已经不在人世,可见所去多么久远。那次旅行除了几张照片和一些浅淡的事,没有更多的记忆。

这次是春天,从南京一步踏入烟雨迷蒙的西湖时,潮湿的空气立刻把我舒展开来。那种润泽,是南方特有的,抚慰心胸的安宁。舒适与快乐弥漫了在杭州的每一分钟。

到达杭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但我们继续做了五件事。马达带我们去西子宾馆住店,马达带我们去茶人村吃饭,马达带我们去九溪喝茶,马达带我们去苏堤夜游,马达带我们去慧娟面馆吃鳝鱼面。每一个地方都被记忆塞满。

在杭州的每一天都从午餐的时候开始。

第二天去江南驿吃午饭,然后在乌龟潭的茶馆坐了一下午。晚上去王佩他们楼下外婆家晚餐。之前已经订好钱柜的房间,却在吃饭的时候听闻噩耗,全国哀悼日从本日午夜12点开始。大家沉痛地逐段朗诵了中宣部的通知,然后吃到很撑,只好沿着运河散步。喔,那个春风沉醉的晚上,我们走啊走,终于到了晓风书屋。

王佩说:我每次来都看到卫西谛的一本书,一直没卖出去,名字叫《未删的文档》,你就支持支持他,把这本书买了吧。于是他就在书堆里面埋头找了起来,一边说着,这本书的名字起的,不知道是说什么的,我每次在别的地方看到它,就会把他放回这里,那本书不会卖出去啊。。。找得他满脸是汗,问了店员一查,店员说,没了,卖掉了。呃。。。一定是自己人。

出来已经十点多了,我们还是去了钱柜。音乐准时在午夜十二点消失,王佩和一刀又带领大家站在那里吼叫了一个小时,我们在全国人民陷入悲痛的时候,如此这般地化悲痛为嘶喊的力量。

马达的车能上网,我看到email说是泡网又被封了,心情沉重下来,一检查原来是因为王小那啥的帖子泄露了国家机密,回来折腾到凌晨三点多,机房又把网线插了回去。

第三天的中午,和阿吴老师在保俶塔下吃过黑鱼,去断桥散步。那天又不热,又不冷,有半个太阳朗照,没有一丝风。在桥边搭了一个小船,艄公带我们在西湖上荡漾了两个多小时。那个时候的西湖,实在美到难以形容。我有的时候在想,杭州是因为西湖才美,还是西湖因为杭州才美呢?一定要这样的烟雾缭绕,一定要这样的树影婆娑,一定要这样微微颤动的湖水,和几个这样的人在一起,杭州才诞生了很多意义。

从顾庄上岸,一路走到岳王庙,看到租自行车的,我们就各骑一辆上去。湖边很多行人,被我们赶上,又被甩在后面。经过西泠印社,经过楼外楼,到了断桥,觉得没玩够,就把车子又骑回原地。然后就惨了,没有车,只好搭上公车,又走路。终于搭上出租车的时候,天降大雨。。。

看,一切就是这么巧。

当然,我们到达王佩家的时候,雨也差不多停了。我们进屋就吃上了饭,刘桂兰和一刀忙活了半天。我以为上海男人会买菜,没想到杭州男人不仅会买菜,还会烧一整桌的菜。然后王佩就开始弹琴,唱歌,大家开始翻王佩的书,玩电脑,玩iPad,玩iPhone,录音。就是123诗社,王佩贴的那些,聂鲁达的诗,读到半夜。

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王佩拿出笔墨和宣纸,大家各自题诗做对,又折腾了到好几点。

西湖

西子宾馆

西子宾馆

西子宾馆

西湖

西湖边

乌龟潭

乌龟潭

运河

大运河的夜晚

西湖

在湖中间坐船

曲苑风荷

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

刘桂兰的菜

刘桂兰的菜

王佩

王佩题字。

一刀

一刀的诗。

马达

马达。

再一天早上,就离开杭州了。

798,洪江

May 8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2 comments »

下午和Snoopy一起去映画廊看展,摄影家欧阳星凯-洪江

欧阳星凯

果然很好,北京同学可前往一看。

明天接会长命令,去尤伦斯参加《关不住的春光》。只剩下站票了,要和副会长从14点站到19点。。。

北京,聚会

May 5th, 2010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3 comments »

今天和同学聚会。

国内同学:
时事?管那些干嘛。没用。我们正经事还忙不过来呢。
旱灾?没那么严重吧。
玉树地震?我们中国太有钱了。
那块黑板?留着留着,当然留着。
韩峰局长?知道知道。
房地产价格还要涨。。。上海房价翻了六倍。
真想再生一个。
去香港生比较好。
马老师去世了。王老师去世了。
教英语的赵老师?他说中文我都听不懂。
蓝老师放出来没有?她好像去美国了。
你们都拿什么护照?
外国太没意思了,抽个烟都那么费劲。
我不爱出国。玩够了。
只有民工才整天泡在网上和网吧里面。
上网的人普遍素质特低。
一星期看一次email。
每人几个手机号码很正常。
韩寒是谁?他说了什么?
你在博客里骂我们了?你的博客在哪儿?
讨厌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
讨厌回来就拽英文的。
GOOGLE有什么呀,走就走呗。
GOOGLE的东西我从来不用。
GOOGLE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都用百度。
国外清静,不适合男生。

国外同学:
哎呦,不能回来。真不能回来。孩子受不了这边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不开发孩子的创造性。
为了孩子,老婆不愿意回国。
靠,我刚念了个学位。
我在北京的townhouse,卖了在我们那里能买一豪宅。
中国领事馆的人太TM不是东西了。
父母不愿意住国外,不开车哪里都去不了。半天看不见个人。
中国人出去都现钞买房子。
国外清静,不适合男生。

国外同学本来胖的变瘦了。本来瘦的又瘦了。
大部分国内同学本来瘦的也胖了,本来胖的就更胖。

十人聚会。两个同志。

我说,抱一个。
她说,亲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