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生活记录 Category

北海道记事——広内信号所

Sep 5th, 2013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16 comments »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了。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
.
多年前读过川端康成的《雪国》,这著名的开篇,我便在富良野开往新得的火车上遇到了。那是北海道一个十分安静的山里地方。另一边是不太开阔的平原,种着绿油油的水稻,一会儿在火车的左边,穿过隧道,稻田又来到右边。

火车就在这样的山和平原中交替着蜿蜒,停在了一个又不是车站,又不是铁轨的地方,上面有很高的棚子遮蔽着日头和乌云,以防随时下起雨来。地图上说这里是広内信号场,想来是给火车会车避让用的。新得虽然不是大站,但也有根室本线和石胜线两条铁路交会,火车的事我不懂,在弯曲的山里行走,总是要多加小心吧。

我到北海道的时候是八月中,虽然还是夏天,但早晚天气已经凉下来了,尽管树叶还是坚固地留在树上,但是看得出,一个月后,这里就会开始落叶飘零,再过一个月,便成了雪国啦。

一大早,我从富良野搭上火车,走JR根室本线去新得。这个火车的样式还是六十年前,木头的车窗桌椅都有斑驳,手指触及的任何地方,都每个角落却都一尘不染,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车上没有几个人,对面有个女孩子,从包里拿出那种一圈的毛线针,织着一只米色的袜子,有如川端康成笔下,那个安静美丽的叶子姑娘。隔了一排的妇人,坐得很不安分,一会儿扒着左边的窗,一会儿又坐到右边看风景,一会儿又拿出饭团来吃,等到火车在信号所停下来,她便过来看姑娘的袜子,和她聊天了。

姑娘从包里拿出已经织好的一只,妇人啧啧赞叹它的美丽,而整个车厢其他的三两个乘客,都在打瞌睡。车窗大开着,我没办法像岛村一般在玻璃上偷窥那个姑娘,让她的面庞映照在超然物外的野山灯火,却又被那个走来走去的妇人感染,清晨七八点钟,完全不困了。翻翻书,脑子里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人类第一次征服世界,是用双脚去丈量土地,从亚洲穿过白令海峡,一直到南美最南端的火地岛。第二次征服世界的步履,是从海上,葡萄牙人的船队打通印度航线开始的。然后英国人在陆地,用上了蒸汽机车,全世界都被铁路铺满。

北海道的各个大城小镇,就是被这样的铁轨连接起来。比起中国遍布的高铁,北海道的新干线现在还没有通车。式样老旧的木头火车,以七八十公里的时速,绕过北海道的山山水水。在火车上可以把窗户完全打开,呼吸山里清晨潮湿的空气,手伸出窗外,就接到细密的雨丝,晨雾在乡间弥漫,树木忽而很近,忽而很远。再听到对面女人们的浅笑,弯曲的毛衣针,从样式保守的皮包里抽出线来,和繁华的东京相比,忽而就有了隔世之感。

火车司机

火车司机

広内信号所

広内信号所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根室本线

会车时刻

信号所会车时刻

今生再不上峨眉

Jul 10th, 2013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83 comments »

我也没去过成都,旁边的峨眉山更没去过,刚好有认识的人在半山开了个饭店,我们就从舒服的成都赶去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峨眉山有什么,关于它的知识都来自金庸小说。名胜嘛,总有他存在的理由。

我们被从火车站接到峨眉半山的饭店,已经下午,去不得任何地方,在万年桥的路口买了两斤绿色的小李子回来,吃了餐厅的饭,就睡觉了。

餐厅是自家人开的,腊肉都是吃苞谷的猪腿腌的,鸡蛋都是吃虫子的鸡下的,豆花都是当日推的,样样都好吃。饭店也好,干净整齐,在山里绝对四星级水平,标价很高,可生意不好。老板说今年有三样,影响了收成,一是地震,二是天热,三是习近平。

第二天六点就起来了,睡的迷迷糊糊的前台小妹也叫不醒司机,我们就决定自己坐车走去万年寺停车场。还是昨天卖李子的地方等一辆绿色的车,上去以后,问去停车场多少钱,售票员说五元一个人。全车的人都在听着,也不说话,有一个年轻的导游,后来又遇到他,也在沉默。后来知道,这不到五分钟的路,只该收一块钱。

从此开始了被骗与被打劫的一天。

司机在一个路口把我们放下,我们需要自己走一个上坡,到万年寺停车场去坐缆车。我和吴先生一路说话,这时看到旁边一个穿绿色背心的人,过去问他还要多久走到。他说很快,一边问我们是不是上山,我说是,但不知道万年寺停车场到万年寺还有多远,他说四公里,不过都是山路,极其难走。我说不是有缆车吗?他说缆车这两天坏了,在检修呢,为保障安全,你得坐滑杆。我说自己爬山呢,他说太累了,你受不了的。

等到了停车场,他说他就是抬滑杆的。。。

我问头上看到的缆车是什么,他说偶尔还会有检修的。等我晚上又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很多老老少少从缆车车站鱼贯而出的时候,终于知道早晨受骗了。缆车根本没有坏。

而我俩坐他们几个的滑杆上山,被勒索了钱财不说,还得付巨额的小费,中间是小平路线,要自己下来走。还要蒙受着年轻人坐在滑杆上的巨大屈辱,中间还被泡了茶,以巨款买了不值钱的茶叶。

滑杆根本不舒服,那段路也根本不难走。坐在上面像一个寄生虫一样,十分诡异。滑杆的师傅说他生活多苦多苦,三天只能工作一天,一月工资旺季一千二百,淡季八百,全家人只有他赚钱,等等等等,听他吐了一路的苦水。下轿终于不用听他唠叨的时候,我觉得十分解脱。

到这个时候我还是开心的,却不知道自己像个傻瓜一样。

在万年寺门口,还遇到车里问路的导游,他邀我们跟他走,他说我们今天是上不了金顶的。被我们拒绝了,我们从万年寺里出来的时候,他还没进寺庙呢。一路嘲笑着他走得慢,一路觉得金顶在望了。

出来去了白蛇洞,又去了清音阁,一路都是下山。有人又要我坐滑杆,我说你好好看看,前前后后五里地有一个人下山还坐滑杆的吗?我发誓再也不坐滑杆了。

结果马上就食言,到清音阁吴先生坚持要去看猴子,门口一堆滑杆师傅说让他们开个张吧什么的,我说不做寄生虫,他们就说一家老小等米下锅啥的,我心一软就说那坐最后一次吧。到了地方又勒索我给他们买饮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路上在一线天有一个人非要用我的相机帮我照相,我说不用不用。她说她是给猴子照相的,非常专业。。。。。

她果然是给猴子照相的。

她带着我们去买给猴子的食物。在进口的地方,一袋五元。巴掌大的一个纸袋。我说怎么这么贵。门口的人说这是专家给猴子配制的猴粮,有四种营养成分,供給猴子的日常需要。进去了以后,猴子打开纸袋一看,里面只有三粒花生米是猴子要吃的,其他都是玉米,被猴子随便甩掉,地上到处都是玉米。。。就这么三颗花生米,卖了多少游客五块钱一袋呀。

明抢我还容易接受一点,至少比体力。可是人家比脑力也赢了我。加上吴先生被猴子咬破了手,回来要连打七针狂犬病疫苗,我就开始生气了。

给猴子照相的人非说没有事,可她事先说他们的人会看好猴子的,却让猴子逞凶。那些臭猴子有什么好看的,简直令人讨厌,结果她非让猴子各种姿势扒住我们照相,才肯放我们走。临走还非要买她打印的照片。我当时只想离开这个鬼地方,就买了走了,用了二十元,四包猴粮,十二颗花生米的价钱。

接下来就要到五显岗停车场,坐一个汽车去金顶。

回到清音阁,走到五显岗车站还要五公里。我就一路走一路停,看到青山绿水还有点意思,又高兴起来。路边一个弹弓,我想买给儿子,他开价二十,我说算了吧,刚才五块我都没买。那人坚决不卖,可走到下一个摊子,三块就卖了。这是唯一没有吃亏的交易。其他的比如瓶装水变十块,一个小烧饼六块,一条黄瓜五块,这都是明抢,属于爱买不买型。但有些“不卖”是需要火眼金睛和强大意志力的。

一路上没有什么人,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湖水。走了一多半,遇到一个姑娘。在这种地方遇到姑娘,大师兄肯定能看出来是白骨精。可我们俩是一对二师兄。

路上有一个棚子,沿路搭了很长的一段,我得意地问吴先生,知道不知道这是做什么。他说不知道,我就告诉他是给山穿的丝袜,防止落石的。他要说“噢,学习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他说,不可能。

我们争执了一会儿,那个一直走在我们旁边的姑娘突然说话了,“对,是防止落石的。”

两个二师兄就和姑娘开始聊天啦。

她说她从小长在大山里。。。(回想起来,这就是典型的白骨精开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他们家多穷苦,年轻人都进城了,一家只能做一种买卖,等等。我问她家是做什么的,她说卖水果的,还往旁边一指,说山里很多采药的,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转到了药材上。然后说峨参是极好的,什么样的是好的,什么样是陈年的。这时候路边适时地出现了卖药的小摊子,她说这家的不好,去前面再看看,然后就停在了一家卖药的面前,说他们家的药材好,让我们买他家的。我们大约聊了二十分钟了,信任和感情都培养起来了,自然就买了,本来要二两的,卖药的抓了七两多,本来六百八十元一斤,因为这个姑娘陪同,降价到三百,于是收了二百一十元。

又往前走了几步,姑娘就和我们分手了。我们也到了五显岗停车场,买票坐车上金顶。

售票处的外面站了一个妇女,看我们拿着峨参就立刻拆了刚才那姑娘的台。她说你们是和一个姑娘一起来的吧,她是不是说家里有多穷,每家只能做一种买卖。我们说对呀,你怎么知道的?她说那都是药托儿。你买的多少钱一斤,我说三百。。。她说我这里一样的,一百一斤,你再买点吧。

我的信仰在那一时刻全部都崩塌了。。。

脑中回旋着四个大字:“这样也行?”

我真不是为了贪便宜买东西,特别是药,自己平时什么药都不吃的,病了都扛着,能去买人参泡水喝吗?不,我只是觉得盛情难却,她那么热情介绍,不买都对不起她。

前些天看hufey分享的文章,一百块的发票,心里觉得很悲伤。想我本人并不恶形恶状,也努力善待别人,为何在这里总是被抢劫,被欺骗呢。一个又一个的雷,骗得我像个傻子一样,而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受骗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旅游地区的生意,只需要做一次,他们知道以后我不会再来,所以能宰一个是一个。但这些人有没有想到,他们峨嵋派有一天到了武当,到了昆仑,也会同样被耍的团团转。整个中国就在你骗我我骗你的循环,再互相拆台的过程中,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

峨眉山,我来了,我看见了,我服了。

买了车票,又去揭穿药托儿的妇女那儿买了两碗饭,总算没让她白告一次密。

后来坐了很久的车终于到了一个地方,去了一个让人晕眩的厕所,比农村我见过最厉害的厕所还那什么,出来又看到让租军大衣的。。。山上根本还是夏天!

从现在开始,我除了买过一个难吃的烤白薯之外,没有花过一分钱了。

又走了三公里去坐缆车,缆车下来又走了两公里上金顶。

金顶上只有纯金的普贤菩萨和白象。风景也不好看,也没有任何其他有趣的东西,只有一个五六岁熊孩子,疯狂地嚎叫了一路,我都怀疑他精神出了问题。只见他的六位长辈,在四周笑嘻嘻地哄着他,一边对周围的人解释,让人看到发狂。

一个挨一个的摊子用玉米,香肠和鸡蛋,环绕着金顶的普贤菩萨,每个摊子都有录音机反复播放,“瞧一瞧,看一看,我们村的茶叶蛋。。。。”

滑稽的一幕幕,让宝相庄严的菩萨嘴角,泛起一缕笑容。菩萨看惯人世沧桑,对这些早已置之度外了吧。

峨眉山,我是再也不来了。

普贤菩萨,咱们回头见。

重庆小记

Jul 7th, 2013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31 comments »

我回中国不久,就去了重庆。

走前好几个人都在恐吓我,重庆可是中国著名的火炉,这几天一直都四十多度,不小心摔一跤就会引发三度烧伤。我在凉快的地方待的久了,都快忘记热是什么感觉,想想暖和点也不错,再说,去了怕热可以不出门嘛。

我是在香港台湾的炎夏里生活过的人,前年最热的时候还去了柬埔寨,八月吴哥窟的烈日,已成了过眼云烟,那种热度在记忆中已经稀薄。到了重庆才发觉,一切云烟都是烤烟,伴随着浓重的垃圾腐败味道,万马奔腾地涌来。重庆真是热到令人窒息。

之前去过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是湖南长沙。重庆有王立军有薄熙来,曾经有樊奇杭,它的精神太神秘太热烈太不可思议了。我向往。

对这座城市外貌的印象,浓缩在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里,隔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在高楼脚手架的背影间行走的两个人,一丁点大小,在镜头中长久的站立。

那些高楼现在密密麻麻的,连成了片,还有更多的高楼等待着拔地而起。每一个小小的窗户背后都会住上人吧。小时候知道四川人占了中国人的十分之一,世界的五十分之一。现在每一百五十个地球人里,就有一个重庆人,每个中国人都认识好几个重庆人,而重庆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城市而已。

这座城整天都是雾濛濛的,路过长江和嘉陵江,对岸显得迷茫而遥远。太阳和北京一样终日昏黄。在北京就是尘土,重庆则是水蒸气。所以重庆的姑娘都显得很好看,皮肤非常白皙粉嫩,吹弹得破,我见犹怜。如果再有一双杏核眼,那就我哥见忧怜。

人总说哪里哪里的女孩张口,一说话就是什么什么味。重庆女孩说话,就是火锅味的,浓重而热辣,我能听懂的部分,都很好听。可也有时候人家在对我说话,我只顾着听,毫无反应,那就是没听懂。作为一个北京人,这点十分惭愧,什么方言素养都没有,不能像和菜头,精通十门汉语。

后来我就努力学,方言就是一腔调,二用词嘛。看在我努力的份上,大家也努力嘲笑我,以这种方式督促我进步。

《疯狂的石头》好像是用重庆话拍的,可我现在只记得那句顶你个肺。电影里过江的索道拍的很壮观,在南滨路上,我看到了缆车从对岸飞来,心情还有点激动来着。

过江索道

过江索道

南滨路很整齐好看,可以作为重庆的长安街。爬到山上一棵树,看见重庆夜景,隔着江水,确实有点像香港,但是更像曼哈顿,反正夜晚遮盖了一切,江水隔开了一切,就像女孩一样,距离以及合适的光线都产生美。

这样的好印象持续了好久,以至于重庆的缺点都显得微不足道。离开几天后,还留在印象中的,就是重庆人的铺张。

重庆人在餐厅宴请宾客,往往从午餐开始持续到晚上,连吃两顿。午餐的菜有二十道,汤汤水水,叠成三四层的盘子,晚餐还能有十五道菜,再叠成两层,浪费惊人,大部分菜最多吃了一半。我很好奇,问大家这些菜剩下怎么办,他们说,都会带回去。可宴会结束的时候,服务员只会拿来几个小塑料袋,食物往里面一倒,乱成一锅粥。把这样难看的菜带回家也不会吃的吧。不知道什么样的菜会被带走,反正大部分的菜都被扔掉了。想起来在美国,见到有美国姑娘吃小火锅,只剩下小小一团粉丝,都要拿个盒装回去。重庆人的浪费让人印象深刻。

两餐中间,宾客就聊天,吃瓜子,扔的满地垃圾,有的人打麻将,有的玩诈金花。这真是一种厉害的赌博,一把输赢几百元上下,我旁边观战了一会儿,想起来小时候玩的“说瞎话”。婚礼的红包不过数百,但诈金花一下午就可以输五千,回家怎么和老婆交待呢?真让人着急。

让老婆使劲揍一顿好了。

laop说成都男人都好脾气,我看重庆男人的脾气更好,揍一顿也不哭不闹,下次再去赌。

在重庆吃到最美味的一餐,是家宴。一桌子菜,十冷十热,小到连一只鸡脚都是自己卤的。作者可是顶有名的特级厨师!我问了他,你这样的选手,去一般的餐厅吃饭会不会觉得好无聊,他笑笑,回复了我一句重庆话,我没有听懂。

家宴

家宴

要说最有名的食物,我也吃了德庄也吃了老火锅,冷气不够强,这点很致命,热到毫无胃口。别的倒都是优点。

老火锅

九宫格老火锅

重庆有名的地方我也都去了,洪崖洞,大礼堂,朝天门和解放碑。还有相当于南锣鼓巷的瓷器口,走到尽头,是滔滔的江水,能看到高高低低的吊脚楼,是山城特别的景致。据说那里夏天的水都会涨很高,淹掉几层房子,等到水退了,再重新装修开业。年年如此。

也不知道这涨水是不是三峡的缘故。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去过三峡,问好几个重庆人,居然一个都没有去过。我们外地人,比他们还关心三峡,也许我们关心的不是环境,只是政治。

回来后的第二天,听新闻里说重庆下了暴雨,涨水了,说重庆又热了。天哪,难道我在的时候还不够热吗?去了好几天,记得每天都在为了找凉快的地方,冰的食物而奔波。终于找到那家叫鲜芋仙的芋圆店,又因为冷气太凉而待不下去,转而汇入三峡广场的人流之中。

我从没在这么热的晚上,看到这么多的人。那些人居然还在吃更热辣的凉粉。

重庆到处都是卖凉粉的,解放碑有条好食街,两边有很多小吃店。道旁每棵树四周是一圈长凳,坐满了吃凉粉的姑娘。我坐在长凳上面喝冰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面前半米,就是一只很大的垃圾桶,里面扔了很多吃过的凉粉纸杯。一个衣衫不算褴褛的人走过来,在垃圾桶里面翻,每找到没吃完的纸杯,就拿起来继续吃,都翻过一遍,他就走了。另一个这样的人又过来翻,一会儿功夫,来了四个。凉粉剩下的汤水太咸,他们就会翻些剩下几口的饮料杯,把底下的水再喝掉,用人家用过的吸管。如果这杯饮料是浓稠的绿豆沙,他们还会把覆盖在杯子口的塑料纸撕下来,仰头把最后几毫升绿豆沙倒进嘴里,然后抹抹,若无其事的走开。

Joey和嘟嘟坐在我旁边,看到这一幕都呆住了,问我他们为什么要在垃圾桶里面找东西吃。嘟嘟拿着手里剩下的大半杯果汁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不愿意对着别人一直看,就低下头问嘟嘟,如果你不要再喝了,就把这个果汁送去给那个叔叔好吗?

嘟嘟站起来,慢慢走过去,把果汁高高地举起来。那个叔叔看到,接过来,仔细地看了看嘟嘟,又看了看杯子,什么表情也没有,什么话也没有说。

天津有劝业场,成都有春熙路,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重庆有解放碑。重庆人爱说不摆了,就是指解放碑的钟,现在果然不摆了,因为换上了劳力士。

劳力士下面,总会有流浪汉,有乞丐。全世界都一样。吃别人剩下来的食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在重庆拍了好多照片,唯独没有拍这一幕。

有的时候,按快门也是很艰难的一件事。

何事驚慌

Jun 22nd, 2013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34 comments »

北京的天总是灰蒙蒙的,空气潮湿而闷热。白天在户外站定,叉起腰,就有100毫升汗水冒出来,进到室内,又干燥成满身盐粒,来回烤,每个人都像一片乐之饼干。

我和小宝约在午后的Costa见面,要了杯一尺高的冰咖啡,里面居然连一个冰块都看不见,不冷不热的,这样的咖啡也卖几十块钱。北京各种物体的平均温度都高于美国二十度,这象征着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人民,和他们的生活,就像笼屉里的包子,蒸蒸日上,每人一脑袋一脑袋的白毛汗。

北京最凉快的地方就是火车上和四季酒店。Snoopy约我去那里吃褡裢火烧,都要带上一条披肩。

这几日,天天都在外面吃饭。如果约的地方不远,我就骑车去。小车已经陪我十几年了,要换算成狗,已是百岁老狗,脏的要命,车还特别矮,只能弯腰推着,脚踏板把腿撞得青一块紫一块。在夜里骑上车,凉风在耳边飞,污浊的空气穿肠而过,那种感觉,太北京了。

骑到最远的地方,就是朝阳大悦城。想去吃牛腩,问了雕爷,他说桌子太少了,才八张,没法订,让我去798那家,或者逛一会儿再回来。我想算了,和女朋友只是为了说话,坐马路边都可以。

女朋友还是老样子,每一个表情都让我想起她的少女时期。她竟然还戴着我多年前送的戒指,金色的,变得黑黄黯淡。我呆呆地看着她的手指,很想去捏捏她剪得干干净净的指甲。她一会儿说我和原来一样,一会儿又说不一样,一会儿又说一样,然后咯咯咯的笑。

其他想加入我们的同学,听说我俩在一起,都自觉的约了下次,说是不打扰我们相处的时光。

看,我们俩原来就是这样的。

还有一次,我从大悦城,是坐三轮车回来的,师傅说他的车好,汽车走不了的地方他可以走。我还心疼人家蹬车太累,后来发现他的车是电动的,他说不累,省劲。我说,电动车就是有续航问题。Tesla才开几百迈就得充电,没法来回一次天津。那三轮车师傅说,他的车没电了也没关系,蹬几下就行了,也能骑回去。我说,嗯。。。你这车比电动汽车还好,那个车要没电了,得走着,推回去。而且那个车要十万美元,太贵。

昨天小蛇请吃烤串,我也是骑车去的,其实走着也就十分钟。妈听说我要去吃烤串,很反对,说你们不如去吃肯德基的烤翅呢,干净放心。爸就说那个都是九个翅膀的鸡,我说小蛇的女儿正好叫九翼。

那家的烤翅太好吃了,比我用调料烤的还好,以后不去双井了。

老问号是最后来的,在餐厅里吃了半天,就散了,方恨少和看看新婚燕尔,急着回家,小蛇急着当奶爸,花花急着回去开山寨发布会。我和问号小宝,为了等人家从通州送充电器来,又在马路边弄了四个塑料小板凳,三个坐人,一个放着吃的喝的。喝了啤酒,烤了两只鱿鱼,在午夜十二点。

小宝太爱照相了,拿着手机不停地拍。随随便便,拍的特别好,这就是天赋。

比起来,我用手机拍的太不怎么样了。

中国的手机上网,速度真慢。我是移动的号码,选了一个400兆流量的套餐,还怕不够,结果一天在外面整天用,只用了一兆,还是2G时代的GPRS,用中国的app,除了高墙,速度也比美国慢多了。比如微信,能看到屏幕的提示,打开却半天都下载不来。移动这是用网速限制大家用手机的时间吗?那你成功了。我的手机在美国每天充电,在这里充一次电,可以用两天。

大家联系都不怎么打电话,也不怎么发短信了。

都在用微信。

那天和那么蓝他们吃饭,迎面有一个匾额,上书四个大字:“何事惊慌”。

移动和联通,一定在为此惊慌。

。。

我也惊慌了一次。

今天要去坐火车,在家门口坐了一辆出租车。那个司机上车就在折腾他的手机,那个手机一直在说话,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有什么需求,我问他用的是哪个软件,他说是1039打车和打车小蜜。我说你怎么不用摇摇招车和嘀嘀打车,那个用的人更多。司机说,流量太费了,他儿子给算过,一个月19.99,300兆的流量不够用。我说你这个流量够便宜的了,在家就用无线路由呀。他说,我家里没有无线上网,上个月儿子把笔记本电脑摔坏了,就没有用的了。我说,嗯,你家还是需要一个电脑。司机说,不行,孩子老玩游戏,他妈给他玩,自己就不用管孩子了。孩子视力都下降了,原来还有1.5,现在没有了。等等等等。。。。

我说,是啊,你得给他规定时间。

就这样聊着聊着,我到地方了,他催着我下车,把后车厢打开,拿了行李。我就走了。

上了车站的台阶,发现手机没有了。

肯定还在车上。我很淡定地找了个人,请他帮我打电话。

就这样,一共找了四个路人,帮我打电话。

曾经有一次,我的手机号码,曾经拨回某一个人的手机,立刻就挂断了。

打了几十次电话给他,他都没有接。

我惊慌起来。这才觉得手机可能是丢了。

后来我用另外的手机连上网,打开find my iPhone,看着我的iphone,在城里一路穿行,去了新光天地,去了朝阳公园,汽车电影院,去了京密路,望京,终于,在一个五环外叫白林苑什么的地方,由绿色的点,变成了灰色。

在这期间,他所有的电话都没有再接。

我的电话没有密码,只好远程开启了丢失模式,给远方的手机屏幕上发了短信,说我的手机丢在你的车上,请你和某某电话联系,我愿意付给你报酬。谢谢。。。

然后眼看着他关掉了我的手机。

在五点多,收到通知,我的手机在密云某处被发现。

Find my iPhone

Find my iPhone

然后,就又变成灰点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能想象世界上会有捡到东西不还的人,但我很难想象,在我听他话家常,听他诉说儿子妻子的人,会拿走我的东西不再给我。按理说,抢劫犯长得一定像刘铁军,强奸犯必定像雷政富,相由心生。我长得必定像没头脑加不高兴。

一时间,不知道该想点什么好。说有点伤心吧,好像也不是。说失望吧,好像也不完全。

别人都说,你下车应该要票的。

可我觉得,要了发票,不是他还给我手机的理由。没有要票,也不是他不还给我手机的理由。

。。

。。

。。

。。

。。

这几天,大概就是这样的。

。。

布宜诺斯艾利斯补记

May 18th, 2013 Posted in 生活记录 | 36 comments »

离开阿根廷六十天后,我收到了一张从Ushuaia寄给Joey的明信片。那上面还有火地岛的余温,辗转世界各地之后,到我的手上,面容依然平整。

Ushuaia的明信片

Ushuaia的明信片

Ushuaia的明信片

Ushuaia的明信片

我真的去过那个地方吗?印象还鲜艳清晰,每一天每个小时都凝固在记忆里,但回到尘世已久,熏染了满身人间烟火,再去想那边的味道和气息,已经惘然。

前几天收到Diego的信,就是那个帮我给航空公司打电话的男孩,他的信如果是写在纸上的,一定字迹歪歪扭扭,说话颠三倒四,就像喝多了酒。Diego告诉我说,他前天刚刚丢了工作,沮丧之余,更大的打击也来了。他的朋友收到了两张Billborad颁奖礼的入场券,但他却因为美国签证被拒,失去了在Las Vegas纸醉金迷的机会。Diego为一家电脑专卖店工作,他说经济不好,老板关了两个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

阿根廷曾经是世界强国,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们有南美第一条地铁,他们的牛肉品质世界第一。可现在世界在依靠技术进步,资本垄断,出口飞机和手机更容易赚钱。闲庭信步的牛肉再好,敌不过化肥和激素,以低价来冲击。老牌资本主义撑着骄傲的身躯,惨淡经营。

七月九日大道

七月九日大道

其实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很强大的市容,他们的长安街叫做七月九日大道,名字源于阿根廷的独立日,是世界上最宽的街,两侧有十八线道。过一次马路,要等两三次红灯。每一百米一个街区,每一个街区的门牌增加一百号。所以,搭出租车从七月九日大道的五百号到一千五百号,算减法就可以,距离正好一千米。

100米街区

100米街区

银河边

银河边

银河

银河

在这么整齐的棋盘格里,住着阿根廷三分之一的人口,实在是一个奇迹。它就像纽约,很多没来过的人,认为那就是美国的样子。其实美国只有纽约是那个样子的。阿根廷也是一样,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她独特的美丽和丰富,更像是一个欧洲的城市,或者说更像巴黎,却没有巴黎的精致和豪华。这个城市我只呆了三天的时间,都是在赶路,补记,就贴几张照片吧。

****************************************************************

博卡区

在全世界的名声最大的阿根廷人,可能不是贝隆夫人,也不是切格瓦拉,应该说是马拉多纳。他就是博卡区长大的孩子,和这里的街头巷尾踢足球的小孩一样,进了青年队,进了国家队,穿了十号球衣。

La Boca

街上踢球的孩子

博卡青年队主场

博卡青年队主场

博卡青年队主场

博卡青年队主场的装饰

博卡区还是探戈的诞生地,彩色的街道两边,再小的咖啡馆也有露天的座位,也有跳探戈的男女。我走进一家小店,想买一件马拉多纳的球衣,可老板说现在有名的是梅西。在此之前,我都分不清小罗肥罗和梅西有什么不同,只知道马龙是阿迷而伊拉克是巴迷。

早市

周末菜市场

La Boca

博卡区的彩色房屋

La Boca

街头的打工仔

La Boca

彩色的博卡区

阿根廷人很热情,大概他们很少见到东方面孔,在车里,如果车窗开着,堵车的时候四周的司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和指路,告诉我们前方多少米还是堵车路段,要从什么地方走比较好。对向的司机互相闲着,还会聊两句。看我拿着相机,就开始使劲挥手,生怕我不拍他们。

这事真令人惊奇。

****************************************************************

五月广场

Pink house

Pink House

Balcony

贝隆夫人演讲的二楼阳台

五月广场

五月广场

阿根廷人喜欢扎堆,五月广场小小的地方,聚集过二百万人听贝隆夫人演讲。她演讲的二楼阳台还在那里。

我问当地人Nina,阿根廷人是不是都热爱贝隆夫人,她说,阿根廷有一半的人信仰贝隆主义,支持她的也有50%。二战之后,贝隆总统给纳粹分子签发了几百本空白护照,给纳粹的散兵游勇提供了最有力的庇护。后来听到被抓到的纳粹分子,很多都躲在南美。

阿根廷人比较散漫而无所谓,欧洲战场离他们很远,彼时南美是一片没有硝烟的乐土,因此对纳粹余党,他们才这样高高挂起不以为然。

贝隆总统在著名的贝隆夫人去世以后,居然娶了一位夜总会的小姐当太太,后来还把她扶植成副总统,直到被军队推翻,伊只好流亡海外。这种事在中国很稀少,除了张角和孔庆东爱戴的毛泽东,别人做不出来。

经过一个天主教堂的时候,Nina还问过我,中国人信什么宗教。我说,应该绝大多数都不信教吧。她把眼睛睁得很大,问我,这怎么可能呢。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想起来周围的一些真假信徒,就告诉她,也许有百分之十几,信佛或者信上帝。后来被哲学家赵老师证明,这个比例大致是不错的。

****************************************************************

共和广场

女生如果在布市周末停留,一定不要错过。

露天表演

欢乐的露天表演

马黛茶具

马黛茶具

围观表演

欢乐的露天表演

****************************************************************

河边

我住在城中心的希尔顿,饭店很奢华,外面也有不错的景色,每个白天晚上和下午茶,在河边吃东西喝咖啡,晒晒太阳,就是我能想到的,在离开南半球时,最舒服的事了。

河边

河边

夜晚

河边的夜晚

****************************************************************

****************************************************************

食物

就放心找Fred的书上说的餐厅进去吧。每一家都好。

****************************************************************

Tango

最后一天晚上去了探戈表演的餐厅,这家餐厅食物一般,但表演好看的惊人。

跳的探戈居然不是Dancing with star那种,不过,美得炫目,迷乱,还很色情,蠢蠢欲动。

很难描述。。。

La Ventana

La Ventana

****************************************************************

—虎头蛇尾的分割线—

****************************************************************

攻略

杂哥让我写攻略,其实我也说不出什么。我去过的地方都值得去,而且值得再去。

如果说有什么攻略,汇率可能是我唯一能够提供的线索。阿根廷比索和美元的官方汇率是5比1,付信用卡帐单也是按照这个比例,但是随便一家布宜诺斯艾利斯换钞的地方,都能换到7比1,有一个叫马塞洛的哥们,是机场接送的司机,带我去换了7.6比1,全是真钱。

全程都是我在google上找到的一家旅行社订的,包含饭店,司机接送,内陆机票和一些坐船坐车的行程。Fred让我告诉他我想要去的地方,想住的饭店,体力,精力,时间,他给我做计划,反复修改,直到第八个版本才确定下来,快递了一本精美的路书给我。

这个旅行社可能只有他一个人,但是值得信赖。我的飞机延迟,行程改变,每次给他写信,立刻就收到他的回复,调整时间到毫无问题。我把钱忘记在饭店的保险柜里,告诉他,他马上就派人取出来,paypal立刻转了回来。他就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我总是收到他留在饭店柜台的东西和礼物,但无缘得见,想请他吃饭答谢,也没有机会。

和他写了那么多的email,可能有上百个通信,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打电话的时候,觉得他声音很低沉,但也不知道他是老是小,是不是像典型的阿根廷男人一样,头发抹向后面,亮光光的小卷发在脑后。

我说要给他做个广告。在这里:

http://www.argentinaexplorationjourneys.com/index.php

My testimonial:

When I decided to do a trip to Argentina, I knew where I wanted to go but didn’t know how to organize it. I tried finding answers in Google, and Fred’s website popped up. He gave a lot of useful information and a bunch of different travel plans, rich in details and very flexible.
The only thing I was worried about was paying such a lot of money to a travel agency that I had never worked with before. Then I read the page of testimonial and saw someone who lived in Nashua who left their positive comment. I live close to Nashua so I decided to move ahead. Fred was so nice.
He made a plan and modified it more than 8 times until the trip firmed up. Also he gave me all the visa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I needed and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procedures.
Finally the trip start date came and my international flight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and I lost the connection. We were changed to another flight and finally arrived at night instead of in the morning!. Fred helped me change the transfer and tours I had on the first day and left all the upda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itinerary with the concierge of my BA hotel.
Also, I forgot my money in the safe box of my hotel in El Calafate and I realized this when I arrived to Buenos Aires! Fred asked his staff to get the money and sent it back to me before I went back home!
The trip was awesome. Even better than I could have imagined. Argentina is a beautiful country; no doubt I will go back there someday.